读者掀开《易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这部书,在扉页上便可读到两句引文。一句是老子《道德经》所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一句是孔子《系辞》:“易与天地准。”论易学何以引及老子?可能有读者怀有疑问。 马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曾专门讲到这个问题。他重点对比了老子的道和孔子的道,特别是《道德经》和《系辞》。老子为周柱下史,相当“国家图书馆馆长”,不可能不知易,不研易。看《道德经》的内容,“老子把阴阳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老子把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思想领域、学术领域、实际生活领域,进入社会应用领域”。特别是孔子只讲太极,老子则提出有生于无,即无极的观念,这在易学的发展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关于易学与儒道两家的关系,前人不是没有意识到,近年还有人认为《易传》是归于道家的,可是其所论都没有马宝善先生这样直截透彻。 宋儒诗云:“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冯友兰先生曾以之来讲哲学。哲学的理论思维,是无穷尽的。相信马宝善先生还会有更多更新的著述,使其“易道”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完满。 本文系作者为新近出版的《易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马宝善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一书所作的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