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公众史学视野下的个人史书写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 钱茂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个人史就是个人的成长历史,是独立的个人历史建构方式。相对传统的由上而下的政府观察视野,个人史书写凸显了公众由下而上的观察视野。个人史书写有几个特征:一是主体性写作,二是独特的人性体验,三是由微而宏看历史,四是发现身边的历史,五是动态化的写作。个人史在形式上是私人史,但在本质上是公共史。公众史学视野下的个人史书写意义多端,如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历史记录对象的多元化,让普通人垂名于世,记录下层人民的感受,藉普通人窥探世界的秘密。个人史书写的提出,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有可能建构起真正的总体史,有可能写出内涵更丰富的大国家史,从而实现真正的史界革命。
    【关 键 词】公众史学/个人史/自传/大国家史
    【作者简介】钱茂伟,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
     
    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斑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本体论意义上的个人历史是永远存在的,但认识论意义上的个体历史建构却不是如此的。个人史书写对象由上层而下层,费了二千多年的曲折。个人历史建构单位,古代称“传”,现代是“传记”,经历了由传统而现代的转型。个人史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美国早在1998年就已经出现“第一新闻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个人史》①。90年代后的中国也出现了私人化写作或个人化写作热。2004年以来,中国图书市场也开始出现“个人史写作”②概念。林灰的《在路上》(1977-2006)被称为2006年网上最走红的“个人史书”③。目前,中国进入了个人史书写的时代,个人史作品越来越多。“个人史书写”概念的提出,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同时也提醒历史学界要关注个人史书写的发展动态,个人历史建构单位名称与方式均出现了转型,它是理解以“新民史”为核心的新史学形态建构的关键所在。什么是个人史?个人史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个人史的性质是什么?个人史有何意义?这些相关问题,在此有必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公众史学角度作一个系统的学理阐述。
    一、个人史书写的由来及背景
    1.什么是个人史书写
    要理解个人史书写的含义,必须放在传记基本种类发展历程中加以观察。将传记分为他传与自传两大类是学界基本的分类法,“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以个体真实经历为内容的作品,强调‘自’的反照功能。他传是由他人撰写的某传主的传记,强调从作者出发,观照他人”④。自传是自我认知,他传是他者认知,视角不同,功能不同。
    人类的传记始于他传,后有自传,由他传而自传,是传记发展的基本历程。传、传记、个人史,均是个人历史的建构单位。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建构单位名称,是因为不同时代人的社会身份不同,书写者的不同。“传”是上古汉语时代留下来的单音节人物体裁术语,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如《穆天子传》。《史记》以后的“列传”,是纪传体国史的一个核心部件,后人称为“史传”。中国的史传是典型的他传,为什么先有他传?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传主的无意识,二是史家的有意识。他传是被动的,传主没有自主权,往往是由别人来论断的。史传是历史人物盖棺后、经过史家论定而成的人物史,所以清人朱筠会说“见生之人,不当作传”⑤。某种程度上,以他传为主体的传记是传统臣民时代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记的使用范围开始被突破,出现了零星的自传。中国的自传始于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西方始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不过,严格意义上的自传,始于唐代。在古代世界,自传数量不多。自18世纪卢梭《忏悔录》以后,西方的自传开始多起来⑥。18世纪以后的西方,随着近代社会的来临,公民意识的日益强化,自传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20世纪,自传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自传起源于对自我的纪念本能”⑦,更精确地说,是个体意识觉醒以后的产物,自传显然是在他传影响下出现的。这是观念的突破,是知识分子自我意识强化的结果。
    使用双音节词的“传记”是20世纪现代汉语的用法,虽然“传记”在《四库全书》已出现,但“记”有别的涵义。“传记”是现代独立的个人历史建构,在名称上继承了传统习惯,但在内容上却借鉴了西方的传记。“传记”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于独立的长篇建构,突破了中国传统因袭了二千多年依附国史的短篇传记建构模式。
    从历史上来看,他传是传记家族的主力部队,而自传是小分队。何以他传多而自传少?显然是由国民个性所拥有的自由度决定的。在传统国家,“百官”与“百姓”均是帝国的臣民,个人没有自主权,所以个人的荣辱得失须由国家来论定。由他人而不是自己作出论断,也是由他人客观与自己主观这样的思维决定的。国史书写代表客观权威,所以历史传记多为他传。这就是他传盛行而自传稀少的原因所在。
    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自传进一步演变为个人史。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个人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主标题用“个人史”,副标题加“自传”,正说明两者是相通的。个人史书写可以说是自传的进一步发展。
    “个人史”首先是由文学界广泛使用的,称为“个人史写作”。“个人史写作”是文学概念,重心是“写作”,是“关于个人史主题的文学写作”。所以,当下的“个人史写作”,名称上虽有“史”,却更像是文学传记。个人史写作,比自传灵活,可以自由地放开着来写作。
    文学界提出的“个人史写作”概念富有想象力,略加改造后可以成为一个历史学概念,称为“个人史书写”,凸显的是“个人历史的书写”,“个人史书写”的重心在“个人史”。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即“个人历史”,梁启超称“人之专史”,属人物专史。所谓个人史,是指“通过对一个个个体人的经历而写就的文字”⑧。宽泛地说,记述个体经历、追忆个人往事的文字,都属于个人史的范畴⑨。个人史就是个人的成长历史,就是个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个人史书写,也被人称为“当代人对亲历历史的知性书写”⑩。
    2.个人史书写的出现背景
    “个人史”对应的是“国家史”,是“国家”与“社会”二元并立以后的产物。要理解个人史,先得理解“个人”。“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国家的主人,地球的主人,是一个回归社会自然状态的术语,去除了人身上所有的附加物。严格说来,“个人”是一个源自现代西方社会的概念,是个来自基督教,随后又由文艺复兴、新教和现代自然法学派加以发展的概念。只是到了19世纪,“人就是个人”这一原则才获得了普遍胜利(11)。传统中国是一种家国体制,人是家族一分子,是国家一分子。到了近代,又增加了集体,是各个集体组织的一分子。总的说来,没有独立的人格可言,可称为“依附的个人”(12)。集体与个体,是区分中西方人格基本属性的关键所在。自从有了国家,有了等级,人从来不是自然状态下的个体,而是贴上不同社会等级身份标签的社会人。如今,提倡自然意义上的个人,自然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有了独立的个人,也就有了独立的个人史。由于把个人当作“国家主人”来写,所以能真正写出“人的生命状态和命运历程”(13)。
    个人史是公民时代(有人称为“准个体时代”(14))独立的个人历史建构方式。个人史凸显的是公民主体至上性,是历史主角自己动手书写自己理解的历史。刘苏里称“个人史便是个体的生命历史,有血有肉,独立成章”(15)。这里凸显了个人史的主体性,内容的人性化与生活化,建构单位的独立性。“在社会、文化宽容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个体希望回顾、反思的意识也开始普遍提升。这种诉求为个人史出版培育了丰富的作者资源。而创作热情和出版热情背后,是人们对历史真相的渴求和个人意识的苏醒”(16)。刘苏里接着又说:“中国鲜有个人史写作和出版的传统,现在正在建立,尤其最近三年。中国文明史上,自太史公后什么史都不缺,独缺个人历史的记述——太史公之后没有个人史的位置。近一百余年出版的传记、回忆录等等绝大多数算不上个人史。近来个人史的写作和出版,与个体作为独立的单位,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有着极密切的关系。”(17)由此可见,个体是独立的公民而非臣民,个人史是不受大历史支配的以个体为本位的独立的小历史建构方式,或者说“个人化的历史写作”。“个人化的历史写作”对应的概念是“集团化历史写作”即政府及其史官掌握的大历史书写方式。个人史书写的出现,标志着历史观由集体主义的整体历史观向个人主义的局部历史观转型。人人有权书写历史,人人有权被书写,每个人都可以书写一部关于自身发展历程的历史。大历史书写使人们远离历史,今日的小历史书写则能使人们走入历史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