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李士良:《金代北疆重镇——蒲与路治所》,《求是学刊》1980年第1期;景爱:《关于金代蒲与路的考察》,《文史》第10辑,中华书局1980年10月,下同。 ②③(33)《金史》卷24《地理上》,中华书局1975年,下同,第552页;第549页;第549页。 ④王振超:《克东金城质疑》,《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⑤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2页。 ⑥《金史》卷49《食货四》,第1096页。 ⑦(13)《金史》卷50《食货五》,第1121页。 ⑧《金史》卷51《选举一》,第1146页。 ⑨张修桂、赖清寿:《〈辽史?地理志〉平议》,《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⑩《辽史》卷17《圣宗八》,中华书局1974年,下同,第199页。 (11)《辽史》卷19《兴宗二》,第230页。 (12)崔文印:《大金国志校证》,中华书局1986年,第589~590年。 (14)(29)《金史》卷72《银术可传》,第1658页。 (15)[日]三上次男:《金代女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6页。 (16)《金史》卷71《婆卢火传》,第1638页。 (17)(19)(20)(22)《金史》卷44《兵志》,第1003页;第1002页;第1003页;第998页。 (18)《金史》卷72《娄室传》,第1654页。 (21)《金史》卷73《完颜宗尹传》,第1674页。 (23)景爱:《关于金代蒲与路的考察》,《文史》第10辑,第96页。 (24)《三朝北盟会编》甲集卷第3《政宣上帙三》,台湾大化书局1979年,第21页。 (25)(26)《辽史》卷33《营卫下》,第392页。 (27)关树东:《辽朝部族军的屯戍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28)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30)《金史》卷2《太祖本纪》,第35页。 (31)关于泰州的地理位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参见李健才:《关于金代泰州、肇州地理位置的再探讨》,《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张柏忠:《金代泰州、肇州考》,《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本文取李健才的观点,认为辽泰州即金旧泰州,在吉林洮南的城四家子古城,辽长春州即金新泰州,在前郭县八郎乡的他虎城。 (32)《契丹国志》卷22《州县载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