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多维视野下的西域(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 黄达远 参加讨论

    三、统一性与多元性:天山区域史的再诠释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美国边疆研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人类学持续而深入地进入到历史研究中。人类学突破将边缘、边疆视为野蛮、未开化的地区,而是给予草原游牧人群、森林居民、绿洲定居民同等的历史主体性,这种取向在麦高文、拉铁摩尔、巴菲尔德、狄宇宙等美国学者的论著中体现无遗(18)。实际上,这是把各类不同生态—区域的视角纳入到中国边疆研究,不同中心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成为长城两边南北格局变化的动力,有学者评论,“从这种观察的架构出发,不论是(长城)南部还是北部,都形成了各自的中心,它们之间只是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形态差异。双重或多重中心区的概念,支配了这个观察的模式,实际上打破了各自中心说框架的局限。同时,这个观察的视角更重视不同文明核心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论是军事上的攻伐,还是政治上的纵横捭阖,抑或经济与贸易的交流或阻隔,南北相互的联系,成为这个观察模式的突出特点”(19)。同样,我们以南北关系视角看待天山叙事时,却因为天山南部的绿洲如原子式的分布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性的中心力量,无法构成南北关系的一极。而天山北路是游牧力量的中心之一,如伊犁草原以及阿尔泰山附近的森林草原。因此,一个客观事实是:天山北路有中心,而南路无中心。因而,没有天山的南北关系,而是要纳入到“长城—天山”的历史过程中看,换句话说,只有天山南路的绿洲或附属于中亚的河中地区,或附属于内地的农业区。羽田亨指出,(天山南路)南西北三面被昆仑、天山、葱岭诸高大山脉包围,只有东方是通连着中国内地及蒙古沙漠的盆地(20)。美国学者加文·汉布里也说:“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山链,将中亚地区分成两半,这条山链起于阿富汗的赫拉特附近,终止于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附近。除了中国的维吾尔人和东干人(回族)外,伊斯兰教的影响被限制在山链以西,而山链以东,则强烈地受到西藏佛教和汉文明的影响。”(21)从地理上看,翻越帕米尔高原与经塔里木盆地东行内地相比,后者显然要便捷得多。
    因此,我们有理由得出一个结论,从地缘结构看,天山南路更倾向于内地,而不是河中地区。这种相关性已经让拉铁摩尔所察觉,他提出了“长城—天山过渡地带”的思考,并由笔者做了阐发(22),此处不赘述。此外,我们通过天山区域史的简要观察,还有一些新的发现:
    第一,天山不能单向度指向南北对峙的天然界限,不完全等同于游牧民与农业民地理分界,天山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地带”的意义明显。这座广大的山脉,混合有北部草原和南部绿洲的双重色彩,应当把它看做是呈现出所谓中间色彩的界线(23)。日本学者羽田亨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文明传播,当然依据交通。这西域犹如自来水的水管,介在水源和龙头之间。水源的水经过水管时,看水管的性质如何,总不能不受某种影响”(24)。正是天山在贯通南北交通、东西交通中,染上了各种文明的“颜色”,成为了“世界文明的宝库”。
    第二,以天山为中心的区域史与“王朝史”叙述范式有差异,中原王朝被视为正朔,与西域地方政权之间的交流往往被视为两个政治体之间的关系,“然而政治体是由不同的民族或族群组成,民族、族群的划分则是由生活方式或文化生活决定的;而文化生活、生活方式则受制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三组对应的概念是逐次递进的,后者决定前者,一层决定一层,不可僭越”(25)。只见政治关系,而不见区域,就抽掉了历史发生的地理基础,这种历史观至少是不全面的。
    第三,在天山地理的多样性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时空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地域差异多少与“民族”这个共时性的地域概念(如共同地域、共同心理素质等)是有冲突的。在民族史的叙事中,由于只强调民族的“共时性”特征,而忽略其区域差别、使许多历史的真相与边界被“共时性”的“规律”所切割,只见“民族”不见“区域”,同样是不完整的民族观。
    区域史观不是割裂历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而是建立更丰富、更有弹性的历史整体观。正如鲁西奇教授总结这种历史观时说:“‘区域多样性’的视角则引导我们努力突破这种单线式的思考方式,更着意于探究不同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纳入中华帝国体制内的根本性需求,分析这些区域自身的历史轨迹,理解其区域特性的形成及其与大一统帝国的一致性之间的差别与关联。”(26)笔者正是在此启发下,呼吁以一种“区域史”观来叙述天山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