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第2735页。 ②沈长云《〈国语〉编撰考》一文说:“看来,只有晋国的后代——韩赵魏三晋之人编辑《国语》的可能性最大。”见氏著《上古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2页。 ③参见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55页。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则将“《左传》《国语》之成书年代”一并讨论,云:“《左传》《国语》皆述晋灭智伯事,《国语》述越灭吴事,事皆在孔子卒后二十余年,则其成书最早亦后于孔子作《春秋》约三十年矣……故先辈或以《左传》为战国初期作品,上距孔子卒百年前后,吾颇信之。”(《饮冰室合集》专集之72,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56—57页)夏经林则认为应成书于战国中期,他说:“《国语》的成书,应当晚于越王无疆的被杀之年;应当早于战国晚期成书的《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诸书,早于秦攻破楚郢都之年,即当在战国中期,具体说是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78年之间。”见其《论〈国语〉的编撰》(《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又,沈长云在《〈国语〉编撰考》文中提出,《国语·晋语四》中有“唐叔之世,将如商数,今未半也”的话,预见晋国之亡,这已是公元前376年,即战国中期的事。又《鲁语》中提到的“三公六卿”,也属战国晚期人的构想。这些都是《国语》成书不能早于战国晚期之证。此说也可参考。沈文中也说:“《国语》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据此,则与《国语》成书于战国前期,但在流传过程中也有后人附益的部分之说,也并无大的矛盾。 ④除上引沈长云文外,还有李坤《〈国语〉的编撰》,《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王树民《〈国语〉的作者和编者》,载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夏经林《论〈国语〉的编撰》。 ⑤白寿彝:《国语散论》,《人民日报》1962年10月16日,第5版。 ⑥[吴]韦昭:《国语解叙》,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594页。 ⑦[清]朱彝尊:《经义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073页。 ⑧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第1—3、9页。 ⑨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第11页。 ⑩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第13—14页。 (11)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第15—16、21页。 (12)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428页。 (13)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齐语》,第219、222—224页。 (1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齐语》,第232—237页。 (1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齐语》,第238—239页。 (16)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齐语》,第241页。 (17)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25页。 (18)黎翔凤:《管子校注》,第440页。 (19)罗根泽(《管子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31年)、李学勤(《〈齐语〉与〈小匡〉》,《管子学刊》1987年第1期)均认为《国语·齐语》早于《管子·小匡》。故夏经林《论〈国语〉的编撰》文中谓:“笔者以为《齐语》早于《管子·小匡》应有定论。” (20)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四》,第349—350页。 (21)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四》,第363—364页。 (22)参见拙作《〈国语〉:“记言”史书的成功创设及其丰富内涵》,《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35—154页。 (23)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中》,第61—62页。 (2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中》,第66、68—69页。 (2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四》,第326页。 (26)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五》,第381页。 (27)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五》,第382—383页。 (28)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二》,第297页。 (29)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三》,第309、310—311页。 (30)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越语上》,第567—573页;《国语集解·吴语》,第541—545页。 (31)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吴语》,第561—562页。 (32)《春秋左传正义》哀公十三年,《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2171页。 (33)《春秋公羊传注疏》哀公十三年,《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2351—2352页。 (3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吴语》,第545—547页。 (3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吴语》,第548—550、551、553页。 (36)相比之下,《左传》对黄池之会记载甚为简略。兹引以作对照:“(哀公十三年)夏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呼司马寅曰:‘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对曰:‘请姑视之。’反曰:‘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国胜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乃先晋人。”相比之下,《国语·吴语》中叙述的几个重要情节,《左传》皆缺载。如:勾践命将率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吴、晋争长未成,两军对峙,“边遽乃至,以越乱告”,吴王惧而合大夫而谋,吴王与王孙雒各提出方案,最后决定“必会而先之”;吴王急欲先晋而主盟,昏乃戒,令秣马食士,陈王卒百人,以为徹行百行,分成中军、左军、右军,各为万人方阵,如火如荼;晋派董褐到吴军阵前传话,董褐观察到“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将毒,不可与战”,乃许吴先主盟;双方谈判商定,称“吴伯”不称“吴王”,吴公先歃,晋侯亚之;吴王既会,越闻愈章,吴仓促退师。以上内容,《吴语》记载甚详,且叙述生动,场面广阔。两相对照,《左传》所载大为逊色。《吴语》所载优胜的原因,一是材料占有多,组织有匠心,二是对于吴北上主盟的意义有足够的重视。 (37)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一》,第262、264、267、270、278、280—281页。 (38)[清]章学诚著,刘公纯标点:《文史通义·内篇一·书教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5页。 (39)南宋袁枢撰成《通鉴纪事本末》之后,明清两代史家撰著纪事本末体史书蔚成风气,其中《明史纪事本末》、《圣武记》等书尤为著名。至20世纪初,夏曾佑撰成《中国古代史》,标志着将传统史学的纪事本末体糅合到新型的章节体史书之中。 (40)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郑语》,第464页。 (41)[宋]杨万里:《通鉴纪事本末叙》,[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页。 (42)[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页。 (4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8页。 (44)[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九引,第1072页。 (45)参阅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00页。 (46)[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四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6页。 (47)[清]刘熙载著,王气中笺注:《艺概》卷一《文概》,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页。 (48)[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四,第54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