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在近代上海最突出的表现,主要是广方言馆、格致书院和幼童出洋留学,这些举措培养出第一代科技人才,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风气开化、启蒙当时人们的近代意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上海乃至全国教育的近代化和科技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先驱意义。这三项均与任职江苏巡抚、后升迁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密切相关。 作为海派典范的广方言馆 李鸿章在上海负责“夷务”工作,但当时翻译人才数量有限、素质也不高,难以适应通商形势和国家正式外交的要求,把开办外语学校的问题现实地提上日程。此前,翰林院编修郭嵩焘,以及流寓上海的苏州籍翰林冯桂芬在著名的《校邠庐抗议》中,都有开设外国语言文字学校的提议,但没得到清廷批复。 1863年3月11日,李鸿章上折提议在上海开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不久清廷下旨批准,广方言馆遂在上海城内旧学宫后、敬业书院之西破土兴建,由上海县儒学教谕章安行择地购料、负责筹办。 上海广方言馆于1863年3月底开馆,幕僚冯桂芬拟订章程12则,由名望显著的官绅保送、经上海道面试后择定,每次招收正附科学生40名,四年为一期。广方言馆聘请林乐知、傅兰雅、金楷理,分别为英、法、德文教习;中文教习则有徐寿、华蘅芳等4人,分经学、史学、算学、词章四类,另聘品学兼优的绅士为总教习。馆中选派精通外国语言的委员董事4人,在每天外语教习课读时,充当翻译。所有学生均以外语与算学为主课,必须逐日讲习。广方言馆打破了此前官办学馆只从八旗子弟中选取的规矩,也打破了从正途选官的惯例,是李鸿章主政上海时期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 李鸿章鼓励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西学东渐”这个重要工程。1868年6月开办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先后聘有英、美传教士,致力于翻译出版西洋科学技术书籍。广方言馆1870年春迁入制造局,译书实力更为强大。 考虑到可译之书为数众多而中国国事有轻重缓急,李鸿章着重指出,所译书“最要为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之类”。翻译馆的译书1871年开始刊印出版,如《汽机发轫》、《汽机新制》、《汽机必以》、《制火药法》、《开煤要法》、《井矿工程》、《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等,以及化学方面的《化学鉴原》、《化学分原》等书。这些科技知识的基本书籍,是当时中国介绍西方科技最早的一部分图书,被各地机器局广泛采用,并被后来开办的各类新式学堂当作教材。到清末,共出版西书180种。 1898年,制造局为了培养生产技术力量,设立了工艺学堂,内分机器、化学两馆,实收学生各20人。1899年,工艺学堂被并入广方言馆中。工艺学堂学生毕业后,除由总理衙门选调赴京者外,均留充沪宁两地学堂的教师,或担任制造局中的员司。1905年,原李鸿章幕僚、两江总督周馥以各省已设学堂,兼习外语,足备译才,而“工商各业,尚无进步”,奏准改广方言馆为工业学堂,原工艺学堂也一起并入。广方言馆性质既变,名亦不存,其历史使命遂告结束。 广方言馆前后历时42年,总共培养了14期560名学生。学生毕业后,一部分被选送到京师同文馆深造,另一部分则进入各种新式机构工作。广方言馆培养的学生遍于国中,遍及外交、教育、科技、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其中9人担任公使,2人位至外交总长,2人代理过国务总理,这个成绩在晚清的同类学堂中非常突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