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红山文化两大人物造像系统功能分析 上述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石雕祖神像造型都显得古朴、简练,蕴含了生殖崇拜的意义。从出土位置上看,西山遗址两尊石雕像距房址20米,白音长汗遗址中出土的石雕像位于AF19的居住面中央,正对门道,立置在灶后0.4米处,面向门口。这些地点位于居住区活动范围内,与时人生活起居、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从石雕像造型上看,石雕像表现的均为女性形象,充分展示了女性高耸的乳房和鼓起的腹部性征,而对身体其他部位较为忽略,暗示生育、繁衍和女性的旺盛的生殖能力,具有生殖崇拜的含义。由此可以推测石雕人像是祖先崇拜这类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而其崇拜的客体就是女性祖神。所不同的是,兴隆洼文化时期祖神像多高坐式,而赵宝沟文化时期祖神像多盘坐式和蹲坐式。“盘坐和高坐形象均为神像。”[21]即以女性生殖崇拜为内容的祖神像。这种以生殖崇拜为单一模式的祖神像到了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分途:陶质、泥质A型人像传承了前行的生殖崇拜文化传统,被专门供奉于庙、祭祀坑等专门祭祀区;而在冢台和墓群则出现了石质的B型男性祖神像,成为了祭祀的主体。与此同时,在专门用于祭祀的房址和庙、冢里还出现了陶质的C型男性祖神像,口部作呼麦状。由单一生殖崇拜为主的女祖崇拜发展到红山文化时期复杂的祖神崇拜,反映了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首先,兴隆洼文化单一的女祖崇拜反映的是母权制社会,赵宝沟文化时期虽然女祖崇拜占主导,但是出现了口部作呼麦状的男性祖先神,宗教活动开始复杂化,而红山文化时期高度发展的男神崇拜反映了父权制社会正在形成。而在形成的过程中依然保留着大量母权制,只是女祖已被远奉于庙。其次,男性祖神像的多功能化表明社会分工的细化。面部安详、嘴部微合的B型石人像和嘴部张开而作呼麦状的C型陶人像表现的应是两个功能不同的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应有分工。巫神像背后穿孔用于穿系这一传统在红山文化时期仍然得以继承,除那斯台跪坐巫神像外,故宫博物院等收藏的玉人颈部均有较大穿孔,显然也是为了便于穿戴。可以推断最晚自兴隆洼文化开始,佩戴于身的巫神像即被用于原始巫术活动中,而跪坐或踞坐的巫神像显然不是用于供奉,其社会地位远没有盘坐或高坐的祖神像高。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人物造像分为两大系统:祖神系统和巫神系统。祖神像盘坐或高坐,人物神态自然,面部写实性强,应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巫神像面部夸张,跪坐或倚坐,双手似乎在祷告,是被神化了的人或者是头戴动物面具、身着法器的巫覡。两大人物造像显然有着不同的功能。祖神像体现生者对逝者的祭祀,而巫神像是巫师媚神的产物。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世界各民族的早期文化艺术几乎无不具有宗教的色彩,并生于远古居民的宗教生活。红山文化人物造像是祖先崇拜的结果,而祖先崇拜是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祖神像于是应运而生。中国原始文化快速地用祖先神代替了自然神,从生殖崇拜发展到复杂的祖先崇拜。与祖先崇拜相伴生的是巫术,于是用于媚神的巫神像也随之产生,最终在红山文化时期形成了体系相对完备的两大人物造像系统。“祖先神是人间沟通至上神的主要中介。造像祭祀先祖、先王是求助先祖、先王的重要形式。红山文化造像祭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2]以巫覡为核心,以两大人物造像系统为媒介,实现以巫神通祖神是红山文化社会祭祀体系的中枢。这个体系的运行规律是:巫以巫神为媒介下通祖神、上通天神,即:巫神——祖神——天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