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实际出发,从中国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并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实行立足于人民战争的持久战和游击战的军事战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如何尊重事实,客观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记者采访了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岳谦厚。 国共两军规模相差悬殊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知道,抗战全面爆发时,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在规模上相差悬殊。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岳谦厚: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或称国军总人数包括预备役部队超过259万人(亦有170余万人之说),而同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共有3个师4.5万余人(含总部直属部队),约为国军的六十分之一左右,如加上1938年初改编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万余人,总兵力约为国军的五十分之一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人数有多少? 岳谦厚:我知道,现在有一种声音说中共军队“牺牲的高级将领人数太少”,并以此来判断其抗战贡献。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后,番号变更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军衔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上将外,其余最高者不过中将而已。据统计,当时中共军队接受改编时,国民政府授予中共将领总计31名(含新四军),其中上将1人、中将10人、少将20人。 “游而不击”与“坐大”系悖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问题来了,一些观点认为,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规模与抗战胜利后的规模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于是,出现了中国共产党“游而不击”、“坐大”等各种言论。 岳谦厚:“游而不击”与“坐大”论产生于两个不同时期。前者产生于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的所谓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至年底和次年国共第一次“摩擦”发生;后者产生于国民党内战失败后,有人认为国民党军队在八年抗战中损失惨重,实力被严重削弱,共产党军队则通过抗战实力不减反增,在后来的内战中占尽优势,以此来为内战期间国民党的彻底失败进行辩护。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怎么看待这两种言论? 岳谦厚:“游而不击”与“坐大”本身就是个悖论。如果共产党“游而不击”,又怎么能够壮大或所谓“坐大”?怎么能建立了面积那么大、数量那么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力由最初的四五万人扩展到近百万人呢? 进一步说,抗战胜利后,随着国共冲突危机增大、国共军事冲突发生,国共两党通过双方实力的对比作出判断,国民党方面认为仅需5个月时间即可武力解决共产党问题,共产党方面则认为至少需要5年才能打败国民党。抗战后实力“大为削弱”的国民党军队,为何对自己实力的自信程度远远超过“坐大”的共产党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