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明代科举非专以程朱理学为宗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张献忠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明代科举考试以程朱理学为宗的时代很短,而且主要是在正德以前。正德、嘉靖年间,随着阳明心学的兴起,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特别是嘉靖、隆庆年间,阳明心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超越了程朱理学。万历至明末,科举考试的指导思想更趋多元化,以致出现“离经叛道”现象。
     
    有的学者认为,明代科举考试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此说似不全面。明前期,科举确实以程朱理学为宗,考生答卷时“专以程朱传注为主”。然而,明中后期,随着阳明心学(又称王学)的兴起和传播,程朱理学的主导地位逐渐动摇。至嘉靖、隆庆年间,阳明心学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居于指导地位。
    阳明心学挑战程朱理学地位
    明朝建立后,程朱理学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不过,洪武、建文年间,虽然科举考试首场的七篇经义文章严格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但并未规定必须以程朱理学为宗,程朱传注仅是参考之一。此外,当时八股文尚未定型,在文章形式上也并非很严格。故此,士子答题时仍有一些发挥余地。永乐年间,为强化思想控制,明朝开始组织编纂《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并颁示全国,规定答题时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准则,且须“代古人语气为之”。这进一步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剥夺了士人自由思考的权利。
    正德、嘉靖年间,随着阳明心学的兴起,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王阳明汲取了老庄和佛教的心性论思想,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他广收门徒,力倡讲学,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信徒,而且使阳明心学迅速传播开来。阳明心学不仅在普通士人中广为流传,而且在南北两京的官僚队伍中也有很多信徒。徐阶、李春芳、耿定向等士大夫崇信阳明心学,在京师力倡讲学,不仅进一步扩大了阳明心学的影响,而且使之逐渐被官学和科举接纳,跻身于主流意识形态。
    嘉靖、隆庆年间,阳明心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影响已超过程朱理学。隆庆二年(1568)会试,李春芳担任主考官,其所作程文就以王学解经,并将《庄子》之言入文。嘉隆年间,唐宋派对科举考试有重要影响。其成员不仅大都推崇和信奉阳明心学,而且将心学思想融入八股文和策论中。例如,唐顺之提出“本色论”,认为“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可能写出佳作,主张作文“但直摅胸臆,信手写出,虽或疏漏,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第一样绝好文字”,反之,虽然谨遵“绳墨布置”,但如果“翻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而没有“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也写不出好文章,“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这些看法与阳明心学如出一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