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的背景下,更需要认清中国学术要走什么路、举什么旗。2010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三届编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搞科学研究,特别是搞社会科学研究,要挺起脊梁,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结合今天中国的实际,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姜安《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王伟光《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一步一个脚印,《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的大量文章推动学界在持续的理论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强大生命力。著名哲学家俞吾金曾在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的文章中写道,“就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来说,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每一个重要的推进都与《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努力息息相关。” 奏响时代的学术最强音 ——为改革开放贡献智慧 正如清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所言,文须有益于天下,文须有益于将来。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绝不是“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而是对时代问题的理性回应。35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3800余篇学术论文涵盖文史哲政经法各个学科,自觉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最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号角在农村吹响。突破僵化体制,如何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围绕“三农”问题这一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了大量文章。1982年第6期、1983年第2期连续刊发了林子力《论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等长文,深入分析了农业变革的过程和趋势,认为这场历史性的伟大的变革,引起了农村经济内在生机的焕发,导致生产方式和结构的更新,中国农业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将由此开拓宽阔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