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强刊为抓手 ——锻造一流学术标杆 在2015年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第四届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一期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通讯》引起了编委们的格外注意。在编辑工作通讯上,详细记录了每一次发稿工作各环节的情况。“你们的管理工作做得真细!真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裴长洪赞叹道,《中国社会科学》之所以办得好,很大程度上源于好的管理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在编辑出版制度建设上始终不遗余力。全面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中国社会科学》的编审流程、编校标准、各学科发稿数量、交稿时间等提出极为具体、细致的要求,实行《中国社会科学》发稿会要约……“流程大于天,神圣不可侵犯”,这11字箴言时刻高悬于每一位《中国社会科学》编校人员心中。《中国社会科学》坚持在用稿上对所有作者一视同仁,不为作者的地位、名气所左右,杜绝关系稿、人情稿,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术,敬畏学术。 谈起向《中国社会科学》投稿的经历,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告诉记者,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编审过程之严格细致。“不但要经历审稿人在学术上的反复较真,而且还要通过资深编辑的锤炼,更要面临定稿会最后核定的大关。在水平、能力、心理上都是巨大的考验,对作者来说是个难得的提升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的编辑理念同样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不少到访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国外同行称赞“《中国社会科学》严格的编审流程令人敬佩”。 堪称严苛的编审流程,锻造了一流的学术标杆。35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社会科学》人用青春、激情与汗水呵护着这份中国独一无二的学术刊物的成长,一路收获荣誉无数。在近年来的各种期刊排名中,《中国社会科学》持续名列第一,影响因子远远高于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荣获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013年、2015年,均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百强报刊”称号…… 除了这长长的荣誉清单,学界代代相传的口碑更是《中国社会科学》荣耀的见证。“《中国社会科学》的最大特点是思想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它呈现的不是学术的工艺品,而是学术的思想品。”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如是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的最高品牌,是反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沈壮海说。 “无论在学术研究的深度上,还是在学术视野的广度上,《中国社会科学》的质量都丝毫不亚于西方的顶级学术杂志。”李凭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