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经济学为何没了“历史”的交椅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朱富强 参加讨论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理解:(1)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为基础,而历史研究则提供了丰富的史实;(2)任何有意义的社会科学理论不仅要经受逻辑和现实的检验,还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历史是经济学家探究经济规律的材料来源,也是对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的经验基础,经济学理论也在持续的历史检验和学说交锋中得以发展、成熟。从学术史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大家都是经济思想史专家,都非常看重历史和思想史对理论研究的意义,如斯密、穆勒、马克思、凡勃伦、熊彼特、阿玛蒂亚·森等。
    然而,当今经济学界却存在一种怪现象: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位置被严重边缘化,大多数经济院校越来越不重视两者的教学,越来越不重视这两个专业的发展,甚至越来越多的经济院校已经完全不开设这两门课程,取消了这两个专业。事实上,按照中国经济学科的分类,在一级的理论经济学之下,就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等作为有限的二级学科。但试问:目前还有多少经济院校设有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专业?还有多少经济学人真正在从事有关研究?还有几个院校重点开设这两门课程?毋庸置疑,曾作为经济学教育必修课的这两个二级学科已经被归入“选修”的偏僻角落甚至已经被关闭,乃至从教室中消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端不正常的学术取向呢?这里选择十个角度作一剖析。
    一、错误认知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
    对待前人思想有两种流行态度:(1)相对主义,它把过去每个理论都看做是或多或少对当时状况的忠实反映,从而在它所处的背景下具有合理性;(2)绝对主义,它把眼光牢牢地放在主体的心智发展上,把理论看成从错误到真理的稳步前进过程。显然,主流经济学界将经济学视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硬科学,从而带有明显的绝对主义特性,以更好或更坏的术语给不同时代的理论排序,本质上把过去的理论视为“死人的错误观点”。所以,经济学界一直有一种潜意识:一个理论一旦为更进步的理论所取代,再去探讨旧理论就毫无意义了。相应地,经济学界的研究氛围就是:最优秀的经济学家都应主要把时间用来探讨更进步的理论以及更准确地检验理论的方法。有学者就宣称,“谁有闲情去管已故的经济学家那些错误的看法”。鲍尔丁则提出了“萨缪尔森以后谁还需要亚当·斯密”的问题。
    二、“经院哲学”式教学方式盛行
    自从知识创造学院化、教学方式制度化以来,课堂上讲授的就主要限于流行的理论和思维,传授一种形式化的写作格式,乃至真正有思想的学者被边缘化。高校最青睐的,是那些满嘴概念、术语的教师。相应地,现代经济学的教育就存在两大弊端:(1)极少有人告知经济学初学者这门科学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相反,大多数教科书都只是以今日经济学为何物的简单描述开篇,使读者想当然地以为经济学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将是如此;(2)重传授而轻思辨,将历时性知识放在共时性的平面框架下,抽去了理论的人文性和主观性,忽视理论的传承性和历史性,而留下一堆没有血肉的技术性骨架。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都倾向于机械复述教材中早已僵化的知识,并以贩卖这种知识的“教书匠”而傲然,故步自封于复述一般传统概念,从而很难催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正是在这种教学体制下,接受现代经济学教育的青年学子根本无法全面认识经济学的学科特性、理论体系以及流行谬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