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系推崇诱导性课程设计 历史的缺失在海归经济学人主政的经济高校尤其明显,其重要因素就在于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新政”:只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主流课程被列为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而其他课程则改为选修课甚至被删去;在课程选择上取消专业课程之分,对不同专业也不作任何选课要求或指导,一切都让学生自由选择,美其名曰扩大学生的自由。结果,在功利主义的学风以及其他诱导下,经济学子的选择往往走上两个极端:(1)热衷金融、财务、管理之类的实务课程,以为这些知识有助于找到工作或者赚钱;(2)崇尚建模、计量方面的所谓的数理课程,以为这些工具有助于经济学文章的发表。这样,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课程就通过市场选择而被自然淘汰了。问题是,学生具有足够的学说鉴别力吗?心理学家施瓦茨就说,现代大学成了购物中心,刚开学的几周内,学生可以“使用”这些商品;“但是这种自由也会付出代价,如今学生被要求自己选择课程。而这个决定会影响一生。他们被迫在还没有能力作出明智决定的学业发展阶段,就要独立选择自己要接受的教育”。 七、扭曲性激励制度受青睐 大多数海归经济学人都是数学和理工科出身的,他们在海外获得文凭以及后来的立足都是凭借数理功底。因此,当他们回国掌握主导权后就根据自身优势和偏好夸大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迫使青年学子选择这样的课程。例如,数理方法、时间序列分析之类的数学课程,本来学生一般不会自动选修;为此,这些海归当政者就会制定一系列规章来激励或强迫学生选择这类课程,如与奖学金、保送资格挂钩等。有经济学院就规定,只有在《经济研究》之类刊物上发表足够论文才能获得职称的晋升,而这些刊物几乎不会刊发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等以思辨逻辑为主的文字性文章。正是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制度筛选,经济学专业课程就集中在“三高”的教学以及其他一些如最优化等数学工具的训练上;而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方法论等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传统课程几乎完全被舍弃,因为这些知识似乎无助于在当今经济学刊物尤其是国人在英文刊物上发表文章。 八、名牌大学提供错误示范 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在国内的衰落首先出现在名牌大学和知名学院,然后再传染到它们培养的学生所主导的院校,最后形成整个经济学界的取向。这就如现代经济学的“教主”或“泰斗”们通过奖项控制、教材编写、学生输送以及舆论宣传而将自己的学术取向、研究领域及分析范式扩散到整个经济学界,从而形成类似于种姓制度的等级结构。这些名牌院校之所以竭尽所能地追求与国际接轨,刻意模仿主流学术以及推崇在海外发表论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文章“档次”的比较来维持和巩固其优势地位。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又在于秉承了历史留下的声誉品牌和国家给予的雄厚财力,从而具有更大能力来吸引海归经济学人,拥有更大财力来激励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正是通过对新规则的设立和控制,这些名牌院校就可以进一步拉开与其他院校的差距。相反,如果仅比较思想洞见和理论创新,就很难凸显这些名牌大学的优势,甚至反而会彰显其败落之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