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是一个古老而长存、凝重而富于时代意义的话题。自从国家产生后,腐败就与人类政治文明相伴随,是造成历史上许多王朝和国家人亡政息的重要原因。尽管各国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背景,反腐倡廉的目标有所差别,但腐败仍然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反腐倡廉是维护政治肌体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我们的祖先总结并创造出丰富的反腐倡廉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和社会文化,这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保障,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 深入挖掘廉政内涵 至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对“廉”字赋予清白、公平、俭约、方正、高洁、明察等含义,并与政治兴衰相联系。齐国思想家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还提出如何“廉政而长久”的命题。管子将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约战国时期出现的《周礼》在总结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六廉”观,既要求官吏为官清廉,又要求他们在“以廉为本”基础上具备各方面的行政能力,而非仅仅个人道德上的清廉。“六廉”思想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官吏廉政素质的整体要求。 秦汉以后,人们在“廉”字前面加了一个“公”字,强调做官要“公廉”,这是对廉政认识的新发展。《史记·酷吏列传》记载西汉官吏郅都“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后汉书·杨震列传》说其“性公廉,不受私谒”,都是主张为官应当具备“居官无私”、“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廉政素质。由此可知,古人对“廉”内涵的理解颇为丰富。 廉政思想文化积累深厚 我国历史上以儒家为主的各种思想学派中,有很多有关廉政的内容。 首先是“民本”思想。古人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春秋时期思想家已经将神与民、天与民的关系转化为君与民、政与民的关系,明确指出决定统治好坏的不是天和神,而是是否顺应民心。“国以民为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成为历代有为政治家治国理政的基本出发点。剥削制度下的统治阶级当然不可能真正做到民本,但民本思想中的重民意识,对统治阶级减轻剥削压迫、倡导节俭行为、重视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文化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其次是“尚贤”。这是廉政的用人基础,与任人唯亲相对立。春秋战国以降,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用人思想,并赋予其丰富内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能够辩证地看待“尚贤”,从德、才两方面来考察“贤”,并总结出“德为才帅”的尚贤用人理论。他们还指出,应当从勤俭、恤民、谦让、忠信、孝悌等方面分析一个人是否有德,使德变得具体而非抽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