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穆拉比法典》与阿卡德语教学 《汉穆拉比法典》石碑被发现以后,立刻在亚述学界产生巨大轰动,亚述学家得到了一部难得的阿卡德语教材。阿卡德语属于东北塞姆语的一个分支,公元前25世纪左右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出现了阿卡德语文献。随着阿卡德语的发展,其地域差别日益突出,明显分为两种方言:一种是南方的巴比伦语,另一种是北方的亚述语。自汉穆拉比开始,古巴比伦语成为阿卡德语的典范,其突出特征是语法和拼写方法的标准化。公元前14世纪左右,古巴比伦语一度成为近东地区的通用语言,成为许多民族创制文字的蓝本。因此,古巴比伦语往往被称为“古典阿卡德语”。 《汉穆拉比法典》石碑用黑色闪长岩雕刻而成,高约2.28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古巴比伦语文献。石碑铭文分为正反两面,每面从上到下分栏,其中正面分为23栏,反面分为28栏。每栏又分为许多行,每栏的行数从66到106不等,法典全文共约4130行。尽管法典有部分残缺,但它仍然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巴比伦语文献,非常适合用作阿卡德语教材。 《汉穆拉比法典》正文分为282条,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词汇极其丰富,语法严谨,不仅给古代两河流域书吏掌握法律术语提供了重要教材,而且为当代亚述学家编写阿卡德语教材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事实上,无论是英语的阿卡德语教材,还是德语的阿卡德语教材,其词汇介绍、语法解析和例句引用多来自《汉穆拉比法典》。为便于学生学习,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于1931年复制了法典石碑。以色列学者对《汉穆拉比法典》的崇拜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于2001年底2002年初专门召开学术讨论会庆祝法典石碑发现100周年。 《汉穆拉比法典》在中国的影响也非常巨大。法典发现不久,中国学者就撰文予以介绍,并有学者于1938年根据西方学者的翻译将法典全文译成中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亚述学的建立,《汉穆拉比法典》也成为中国阿卡德语教学的主要教材。中国学者不仅将其从楔形文字原文译成中文,而且开展了相关研究,法典已成为中国亚述学教学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国洪更,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