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兄弟亲如一家” 在纪念馆里,映入记者眼帘的便是一面写着“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旗。讲解员介绍,1935年8月,途经单家集的红军25军军长程子华,将这面锦旗送给陕义堂清真寺,作为临别赠礼。这面锦旗成为回汉两族人民友好的见证。 1935年9月5日傍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宿营于兴隆镇以东约5华里的一个较大的村庄——单家集。“单家集是毛泽东住过的地方,当时我爷爷只有10岁,在街道里看到好多红军。”单小花做为纪念馆讲解员,对红军将台堡会师的历史稔熟于心,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大爷、爷爷、外爷都曾亲身见证了红军在这里的活动,还给她讲很多看到、听到的故事。“爷爷老给我讲,当年红军来到单家集时,好多群众都不敢出门,红军想买东西百姓也不敢收他们的钱,红军从井里打水时,遇见妇女打水就把桶放在井边上等候。” “后面有国民党的部队追着打呢,一路上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我小时候看到的红军腿细得像麻杆。”现今90岁的单文芳老人拉开了话匣子,“街道里站满了,看过去黑压压一大片。连续二三天都在过部队。”单文芳回忆,他们家当时住了约摸十几个红军战士,有的战士还摸着他的头嘿嘿笑着说:“小孩儿。”但由于家里困难,即便住在单家,红军的伙食条件也没能改善,“大家只有一起喝面汤。” 回族群众听说红军来了,都高兴地走出家门,在街道摆上桌子,桌子上放满茶水、水果和他们平时舍不得吃、只有过年或开斋节才能享用的“油香”馓子和油果子等清真食品,热烈欢迎红军。有位戴着白帽子、蓄着白胡须的老人,双手捧着小瓷碗,恭恭敬敬地给红军敬茶水,感动得在场的中央领导和红军战士热泪盈眶。 毛泽东进村伊始,就同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领导同志去单南清真大寺拜访阿訇。阿訇姓马,是一位留着白胡须的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当他得知毛泽东等是红军的最高领导人时,心情非常激动,连道“色俩目”,表示欢迎和敬意。 毛泽东一边观看寺容,一边给阿訇讲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保护回文经典,主张民族平等政策主张。阿訇听了非常高兴,马上招呼回民群众给红军腾房子,粮食也照市价卖给红军。 在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阿訇拜福贵热情接待了记者。“毛主席带领红军来到我们这里时,要求部队不得在清真寺附近扎营,还要求战士们尊重我们的民族习惯,不吃汉民饭菜。共产党和红军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关心,让我们至今难以忘记。” 清真寺东侧的厢房,就是当年毛泽东和阿訇马德海交谈的地方。“就在这张桌子上,当年阿訇按回民待客的最高规格,摆了以牛羊肉为主食的九碗席,宴请了毛主席。”拜福贵介绍说。毛主席与阿訇交谈结束后,便住在了清真寺北侧的院子中。“当年毛主席就住在这里。”拜福贵掀起炕上的褥子,指着下面的床板告诉我们,“由于担心毛主席睡不惯北方的土炕,阿訇特意让人卸下一块门板,放在土炕上让主席休息。” 在陕义堂清真大寺前,记者注意到这里有一座刻着“人民救星,伟大领袖”的纪念碑。 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单家集的回族群众自发集资,在清真寺院内修建了一座毛主席纪念碑。正面碑文是用汉字和阿文镌刻的“伟大救星 一代天骄”八个大字,下刻“单家集全体穆斯林敬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