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域通纂》的作者井上陈政 如果说黄遵宪在1887年完成、1890年由广州富文斋刊行的《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第一部综合性大著,那么,由井上陈政(1862—1900)撰写、1888年由日本大藏省刊行的《禹域通纂》可称得上是近代日本研究中国的第一部综合性专著。 与黄遵宪相比,除了为数寥寥的研究者偶尔会提及之外。井上陈政(以下称陈政)的名字在今天的日本几乎已经被人忘却。陈政文久二年(1862)9月25日出生于江户,其父楢原义兵卫原为江户幕府的幕臣,江户幕府倒台后大概也随之失去了俸禄,生活颇为艰难,就将其过继给井上陈光,因而改姓井上(陈政在晚年又归姓楢原)。日后他到中国,即以陈政为中国姓名,字子德。但井上家后来也是家道中落,在读完了一个时期的新式小学之后,1877年4月,年仅15岁的陈政进入了大藏省造币局制版部当了一名幼年三等技生,也就是印钞工。好在当时主持造币局(当时称印刷局)的得能良介(1825—1883)是一个很有识见的人,为提升少年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在局内开设了一个教育机构——幼年技生学场,学习的科目有洋学、数学、图学、汉学、机械运用等。陈政因为勤奋努力加上才智过人,考试成绩屡屡获得满分,频频受到奖赏,尤其是其出色的汉学水准为得能所大力赞赏,1878年10月,他获得了“汉学专门修业”的调令,让他进入中国驻日本公使馆驻地跟从何如璋公使、参赞黄遵宪等潜心修习汉学和语言,历时四年。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与中国正式结缘的一个始发站。 1882年3月,何如璋公使期满归国,陈政决定随何如璋去中国留学。是以何种身份去中国,有限的传记文献中大都语焉不详,估计受大藏省派遣的可能性很大。陈政本人日后在《禹域通纂》正文前的《留学略记》中如此说: 临出发之际,故得能局长训诫曰,日清联交之必须,已无须赘言,然于彼邦之风土事情若不能通达,于其始终若不能通观,安得联交乎?所谓事,皆由人立,所谓人,皆由事显。汝此行,愿善体吾意,勿虚鞠育之劳。[井上陈政《留学略记》,原文为汉文,载《禹域通纂》,大藏省明治二十一年(1888)刊行。本文据东京汲古书院1970年版影印本] 他在《留学略记》中还有如下记述: 三月二日,与何氏自横滨启程,经上海,抵广东潮州府,巡历惠州等粤东诸郡。七月,出广东,航经厦门、芝罘至天津,八月抵达北京。尔后,随何氏治制度掌故学。(明治)十六年十一月,何氏转任船政大臣,赴福建。于是,欲视察内地事情,考求贫富饶否,独身自北京出发,巡历直隶、山西、陕西、河南、湖广、江苏、浙江、福建各省,抵达福州。时为(明治)十七年五月。此行于实验最有益。 陈政与清末大儒俞樾间的师弟之谊,历来也一直为人所称道。经何如璋介绍,陈政于1884年10月至杭州正式拜俞樾为师,在门下前后三年。俞樾后来自己在《曲园自述诗》二十八之六有如下自注:“甲申岁,日本东京大藏省留学生井上陈政字子德,奉其国命,游学中华,愿受业于余门下,辞之不可,遂留之。其人颇好学,能为古文。”(《春在堂全书》,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635页)在另一首自述诗中还有如下注释:“余年前选东瀛诗,见其国诗人无不盛赞樱花之美,思一见而不可得。乙酋春,井上陈子德,以小者四树,植瓦盆中,由海舶 寄苏,寄到之时,花适大开,颇极繁盛,历一月之久始谢。移植地下,则皆不活。”(同上)1890年,适俞樾七十大寿,陈政作为发起人在日本广为征集贺寿诗,即有政要名流数十人响应,集成《东海投桃集》刊行,俞樾本人收悉后大为感动,堪称中日间的一大风雅事[关于井上陈政的生平事略,本文主要参考了东亚同文会编《对支回顾录》(下)“楢原陈政传”,东亚同文会1936年,244-247页;米泽秀夫撰《楢原陈政》,载其所著《江南杂记》,上海内山书店1944年出版,88页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