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国外史学 >

近代日本研究中国的第一部大著《禹域通纂》(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徐静波 参加讨论

    对当时中国的整体认识
    在第一部分的“政体”中,作者将当时的中国分为“支那本部”“满洲部”和“蒙古西藏部”三个部分,“本部”即为中央政府八部(除传统六部外加上新设的总理衙门和海军部)直接管辖、下设省府州县地方政府的所谓早年“中华十八省”的概念:
    支那本部土壤膏腴广衍,人民聪颖众多,为清国境域内最重要之根基,该国政府认定此地为本国之干部,外人亦以此为该国之要部。满洲之土壤疆域人口之额数,固然远逊于支那本部,然其为帝室发祥之地,与支那本部有密切之关系。但此地土地颇为荒芜,缺乏补益国力之势。近年来孜孜实施整理,或开矿,或垦田,诸务举行,渐显富庶之状。内外蒙古西藏,地方广漠无涯,但多系游牧种族,清国拥有此地,与其为增进国力,毋宁视其为羁縻之地,但求不叛不乱、臣属中央而已。(《禹域通纂》上卷,5-6页,引文均为笔者所译)
    在谈到中国的国民性时,该书在风俗部的总论中说:“若概论清国风俗,或可以俭啬一词以蔽之。然审察实际,大有所悟。盖清国向来信重礼法,庶民感染是深,铸成自然范制。”但是作者在接触中国实际时,发现中国“民庶贫富之度悬隔殊胜”,“富者拥有财产巨万”,而“贫者难得一亩栖身之屋”。贫富悬殊的现状,令作者颇为震惊。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对各地的国民习性做了如此的概括,尤其注意到了南北风土习俗的差异:
    清国风俗,随地异同。论其大别,则西北各省,民俗惰偷,东南一带,民习勤励。盖西北各省,农工业衰颓久矣,物产不兴,且困于旱潦,民力竭蹙,缺乏进取气象。唯山西省民,习仪俭朴,勤勉异常,尤长于营商。清国内地要市殷都,无论远近,皆前往营商,勤勉超众,以致孳孳富殷,乃北地罕有,可与南人俦匹。直隶陕甘地方,风俗荒怠,无奋励之望。山东河南两省,民性稍锐敏。此为北方各省风俗之概略。南方各省,农工之业隆盛,物产殷富,财资流通,百事无不便。江浙两省,民习奢靡,民性优柔。福建民俗轻躁,缺乏持重。广东广西风习彪悍,富于敢为之气,尤其广东地方,通商以来日久,通外国事情者不在少数,担当翻译通事、从事外国贸易者颇多,其原因盖出于此。江西人性温柔,尤适宜从事农业。湖广安徽,风俗鸷勇不屈,充兵勇者颇多。云南贵州人朴质醇厚,四川人勤劳。此为南方各省风俗之概略。(同上,下卷,762-76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