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墨策考试的时代意义 这种策问虽然比帖经要难一些,但实际上还是在考识记的功夫,最多也就是增添了对经文注意的解读;但就是这一点,也可凭借郑玄注加以有效地阐发。这也恐怕是称为“墨策”的真正含义,“墨”者,墨守也,默写也。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这也是唐人每每矜夸自豪、特别在墓志铭中俯拾即是的年少中明经的真实原因。今聊举数例: (萧灌)年十八,明经高第,补代王功曹。(34) 一览数纸,终身不忘。(崔景)年十七,与亲兄睃一举明经,同年擢第。(35) (张志和)年十六,游太学,以明经擢第。献策肃宗,深蒙赏重,令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36) (郭良宰)年十七,崇文生明经及第。侍郎韦陟扬言于朝,称其稽古之力,许其青冥之价。(37) (萧直)十岁能属文,工书,十三游上庠,十七举明经上第,名冠太学,二十余以书记参朔方军事。(38) 公(权挹)年十四,太学明经上第,因喟然曰:“学不足以究古今之变,而干禄者,非吾志也。”遂养蒙于终南紫阁之下,穷览载籍,号为醇儒。(39) 年龄在十七八,甚且有14岁的,就能明经及第,确实年少。崔景“一览数纸,终身不忘”,似乎也让人见出记忆力强而对考中明经特别的助推力。时人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40)即30岁考中明经已经是老人了,也足以看出明经及第者确实都比较年少。 其实,就考试程度比帖经更难一点的墨策来看,也没什么稀罕。明经每年录取的人数(约一百人),远比进士(约二三十人)多得多。开元十七年三月,国子祭酒杨玚上言:“监司每年应举者,常有千数,简试取其尤精,上者不过二三百人。……自数年以来,省司定限,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两监惟得一二十人。”(41)韩愈《赠张童子序》亦载整个考中的人数“岁不及二百人”(含明经、进士)。(42)贞元十八年,诏令“每年考试所收人,明经不得过一百人,进士不得过二十人”。(43)大和九年,又略有调整,“进士元格,不得过二十五人,今请加至四十人;明经元格,不得过一百一十人,今请减十人”。(44)也正是为此,时人并不很高看明经,“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对比中凸显明经的容易,可说是其来有自。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在千人中脱颖而出,也是极为不易的;只是说相对于进士,确实要容易一些。 明经及第,吏部试合格后,多授为县丞、县尉、或州县参军、功曹、主簿之类的地方基层官员(当然也有在中央任职的,但较少)。明经出身者多长期沉没下僚,也为此被一些位高权重的儒士、大夫所讥斥或轻视,典型的一例就是人所熟知的元稹被李贺嘲笑一事。据晚唐康骈《剧谈录》卷下“元相国谒李贺”条载,元和中,以明二经及第的元稹去拜访李贺,遭到了拒绝,李贺令仆人对他说“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一时间,蒙受羞辱的元稹只得“惭愤而退”。此事容或虚构,与史实不甚相合,(45)但却足以看出社会上弥漫的轻视明经的氛围。开成四年(839)正月,唐文宗甚且嘲笑“只会经疏”的明经,“何异鹦鹉能言”?即与鹦鹉学舌没甚两样。(46)最高层如此评价,明经较低的社会地位实在可想而知。其最根本的缘由就是明经考试远较进士为易,在一个极度推崇进士的社会氛围中,自会不断蕴育出这类故事。而从这一墨策范本中也能清晰地看出,(47)与上所举的进士时务策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难度低得多。这正可说其来有自。如从初唐算起,墨策这一考试形式,大约存在了120余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