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张分田:“三纲”的本质在专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分田 参加讨论

    我们所面对的历史事实是:儒典的旨归为尊卑有别,贵贱有等,尊者专制,贱者服从。“四书五经”的每一个范畴和每一个命题均被植入“君臣之义”的文化基因,其维护专制、等差的核心价值观与倡导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
    当今学界,用曲解、粉饰、篡改、伪造“儒学”等方式“弘扬国学”的现象越来越多,一些人甚至主张倡导封建社会时期的“三纲五常”。遏止这种文化造假之风是中国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途径之一是剖析“四书五经”的本质,将其核心价值观揭示给世人。而“三纲”就是一个重要标靶。
    网之大绳为纲。提网总绳,纲举目张,于是“纲”成为主宰者的喻体之一。“君如网之纲,臣如网之目。”在儒者看来,“君臣之义”普遍适用于宇宙万物,包括天地、阴阳、男女、夫妇、父子、兄弟、长幼、嫡庶、婆媳、主仆、师徒,等等。夫妻造端“人伦”,故为三纲之首;父子乃是“天伦”,故为五伦之首;君臣乃“天下之纲纪”,非“一家之纲纪”,故为三纲之要、五常之本。将“三纲”翻译成现代汉语,即君为臣做主,父为子做主,夫为妻做主,顺从君、父、夫是臣、子、妻的名分。“三纲”显然是君、父、夫专制的一种表述方式。
    “天人合一”是“三纲”的理论依据。典型例证是《周易》。《易传》以“天地之道”、“阴阳之数”、“乾坤之体”,论证君主制度、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绝对性,将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判定为定位不易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周易·系辞上》有一句名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地至大,尚有尊卑,世间万物,莫不如是。于是《乾卦》以“天德”、“乾道”论“君”,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以“地道”、“坤道”论“臣”,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这就由天地、阴阳、乾坤的哲理,推导出等级秩序的一般规定性,即天尊地卑,阳刚阴柔,乾健坤顺,注定了君臣之间,包括父子、夫妻等一切上下等级之间,在社会结构上有尊卑之别,在社会功能上有主从之别,在社会价值上有贵贱之别。人类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长幼之分并皆有“君臣之义”及“尊卑之序”,于是每一个人都或君或臣、亦君亦臣,为君则行君道,为臣则行臣道,故“君子之道”有广泛的适用性。这种“天人合一”论将等级秩序奉为“天秩”、“天序”、“天地之别”,声称“自然之理”注定了君、父、夫等一切为君者属阳、类天、行乾、性刚、居上、位尊,而臣、子、妻等一切为臣者属阴、类地、势坤、性柔、居下、位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