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赤峰地区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及形制特点 (一)玉器的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类根据玉器造型特征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装饰类、工具或武器类、动物类、人物类、特殊类、其它类,○40赤峰地区出土的玉器也涵盖了这些类型。装饰类玉器有玉玦、玉镯、玉管、玉珠、长方形饰、角形饰、蚌形饰及巴林石环、巴林石管、巴林石圆形饰等,工具类玉器有玉斧、玉锛、钩形器、棒形器及巴林石纺瓜等,动物类玉器有玉龙、玉鸮、玉鸟、玉蚕、玉蝉、兽形器及碧玺鱼形器等,特殊类玉器有箍形器、勾云形器、玉璧、三联璧等,人物类玉器有玉人面形器,其它类主要是玉箍形器坯料和玉箍芯。玉器种类多样,题材丰富,造型各具特色。 (二)玉器的形制 装饰类玉器的形制特点: 装饰类主要有玉玦、玉镯、玉管、玉珠、长方形饰、角形饰、蚌形饰及巴林石环、巴林石管、巴林石圆形饰等。 图一 红山文化装饰类玉器 1.敖汉旗草帽山7号墓出土玉镯 2.巴林右旗苏达勒出土玉管 3.巴林右旗斯台出土扁圆形玉珠正面、背面 4、5、6翁牛特旗海金山出土长方形饰、角形饰 勾形饰 7.敖汉旗双井乡董家营子出土蚌形饰 玉玦2件,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7号墓发掘出土,○18形制为圆环形,一侧有一个缺口。一件内径6.5、外径8.3厘米,另一件内径3.4、外径5厘米,出土时位于墓主耳部两侧,应是耳饰,是目前考古发掘所见唯一成对出土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玦。 玉镯4件,敖汉旗草帽山遗址7号墓发掘出土1件,1号墓发掘出土1件。阿鲁科尔沁旗荞麦他拉乡出土2件。其中敖汉旗草帽山遗址7号墓出土的玉镯形制较大(图一:1),白色玉,外径7.8、内径6.1-6.3、厚0.6厘米。镯体内缘厚外缘薄,内缘弧直,横截面为三角形。1号墓出土的玉镯已残。 玉管4件,为圆柱状,中部有对钻孔,通体打磨,光素无纹。分为两种形制:Ⅰ型玉管1件,管的两端一侧磨平,另一侧圆弧。敖汉旗敖音勿苏烧锅地村出土,黄色玉,器长6.2、直径2.3、最大孔径1.4厘米。Ⅱ型管3件,管的两端一侧平直,另一侧倾斜。巴林左旗友好村3号墓发掘出土1件,林西县老虎石沟东队后山出土1件,巴林右旗巴彦塔他拉苏木苏达勒出土1件。巴林左旗友好村3号墓出土的玉管,浅灰色玉,器长6.3厘米。巴林右旗巴彦塔他拉苏木苏达勒出土1件(图一:2),黄色玉,体长2.3、直径1.5、内孔径0.5厘米。 玉珠68件,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黄色玉,有圆形、半圆形、扁圆形三种形制,最大直径2.48厘米,最小直径1.27厘米,均为素面。除圆珠形外,均有一圆弧面和齐平面,在齐平面上有斜对钻孔。圆形玉珠2件,直径1.5-2厘米,钻孔处略平,有一对钻孔。半圆形玉珠54件,平面直径1-2.2厘米,厚0.9-1.7厘米,一面为圆弧形,另一面略平,个别略有内凹,平面处有斜钻对穿孔,其中10件平面对钻处可见螺旋纹。扁圆形玉珠12件,直径0.8-2.5、厚0.4-0.8厘米,一面呈扁圆弧形,另一面平齐,有斜对钻穿孔(图一:3)。 长方形饰1件(图一:4),翁牛特旗海金山出土,淡绿色玉,长4.3、宽2.8、厚0.4厘米。长方形片状,上端一角稍残,通体磨光,上端中间偏右对钻一孔。 角形饰1件(图一:5),翁牛特旗海金山出土,淡绿色玉,器长2.7、上部宽2.3、厚0.3厘米,形如角,上端宽,下端渐收,一侧卷起如勾,通体磨光,上端两侧各钻一孔。 勾形玉饰1件(图一:6),翁牛特旗海金山出土,淡绿色玉,径6.2、厚0.6米。弯如勾呈C形,上端较宽,有一对钻孔,下端渐收成尖状,两端皆残。 蚌形饰1件(图一:7),敖汉旗双井乡董家营子出土,青绿色玉,两侧均残断,残长9、最宽4.7、厚0.45厘米。呈蚌壳状,上下缘圆钝,上下端近边缘处各有一单面钻孔。 巴林石环1件,巴林左旗友好村1号墓发掘出土,巴林红花彩石,圆形,外径7.2、内径4.5、厚0.4厘米。出土时已残断,内缘厚外缘薄,内缘弧直,横截面为三角形。 巴林石管2件,均为那斯台遗址出土,圆柱状,其中1件长1.9、直径0.5厘米。 巴林石圆形饰5件,巴林左旗友好村1号墓发掘出土4件、6号墓发掘出土1件,均为巴林冻石,圆形,中部有一小孔。1号墓出土较大的1件直径2.1厘米,较小的1件直径1.4 厘米。 工具类玉器的形制特点: 工具类玉器有玉斧、玉锛、钩形器、棒形器及巴林石纺瓜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