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平顺天台庵弥陀殿修缮工程年代的发现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文物报》 帅银川 贺大龙 参加讨论

    一、天台庵与弥陀殿
    天台庵,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的实会乡王曲村内。寺院现址规模很小,坐落在村中的黄土台地之上,周边被农舍环绕包围。寺内现存建筑仅有弥陀殿一座,背北面南孤兀而立;唐碑一通,立于殿前左侧,碑文漫漶字迹难辨。因无其他史料可稽,故弥陀殿之创建以及天台庵之前的原状今已无从知晓。弥陀殿,被认为是国内仅存的四座唐代建筑之一,天台庵因此名扬海内外,并备受学界关注。
    弥陀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是一座宽深不足7米略呈方形的小殿。屋面以青灰色陶制筒板瓦覆盖,瓦条垒脊,正脊两端是琉璃制成的大吻。殿之台基以稍事加工的料石垒砌,檐口一周由条石铺压,殿前正中设踏步三级,亦是用条石垒筑,无垂带石之设,台明用条砖铺墁。当心间设两扇小板门,两梢间各安直棂窗,下设槛墙。两山及后檐墙以条石为基,青砖砌筑至阑额之下。
    弥陀殿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构造。栿背之上前后立蜀柱、大斗承顶平梁,梁端两安叉手,与梁上侏儒柱共同承负脊槫。值得一提的是,两梢间不设头栿缝架,山面檐椽椽尾搭在平梁外附设的承椽枋之上,此种结构方式与南禅寺大殿不同,恰与芮城广仁王庙(831年)和潞城原起寺(五代)大殿的构造方式相一致,是之后少见的歇山式构架。需要指出的是,四椽栿上立蜀柱承顶平梁的结构方式,在已知的唐五代遗物中未见,恰是当地宋代中期以后流行的架间结构形式。
    弥陀殿檐下设柱头斗拱一周,斗口跳做法。华拱只出一跳为四椽栿延长伸出檐柱外砍制成卷头,跳头上安替木承橑风槫未施令拱,也不设耍头。前檐当心间设补间斗拱一朵,形制与柱头斗拱相同,疑为后添;转角45°角线亦各出华拱一跳,正、侧身是柱头枋与华拱出跳相列的做法,形制甚是独特。引人注目的是,泥道拱非真实之拱,而是由一条贯通各栌斗的柱头枋上隐刻出的拱形,华拱与之交出,与其他3例唐构泥道拱交出华拱的做法不同。
    二、年代讨论
    1956年4月,由文化部和山西省文化局联合组织的文物普查试验工作队对天台庵进行了调查,发现并考察了这座重要的遗物。杜仙洲先生认为:“此殿在建筑结构上,有些地方近似南禅寺正殿,在风格上具有不少早期建筑的特征,可能是一座晚唐建筑。”此论一出,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古建筑又添一例唐代木构。
    柴泽俊先生认为:弥陀殿“现存殿宇造型结构,由柱子到梁架、斗拱,几乎全部都呈现出明显的唐代特征”“斗拱、梁架构为一体,简练有力,与中唐时期重建的五台南禅寺大殿相同。”该殿“为我国唐代小型佛殿中的佳作”,“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建筑之一”。
    傅熹年先生认为:“大殿的创建年代不可考,只能大致定在唐代。”“除此之外,殿身构架中未发现更多的比例关系。有可能在金代重修时,因构件朽坏,有的被截短,致使构件尺寸改动较大,如柱高、举高、出檐等,直接影响了天台庵大殿作为唐代实例的研究价值。”
    王春波先生认为:弥陀殿“从平面到立面到内部结构形式,均与五台南禅寺大殿相似。”“又从大殿的当心间材分值,每架椽的水平长度材分值,屋架举折趋势……柱高、铺作高、总举高等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是与五台佛光寺大殿相似,所以天台庵是晚唐建筑无疑。”
    李会智先生认为:“根据该殿梁架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结构特点,建筑部件的制作手法,尤其是平梁及四椽栿之间设蜀柱,平槫攀间隐刻拱、泥道隐刻拱的制作手法等特点,为五代遗构。”同样持五代说观点的还有曹汛先生。
    可以看出,弥陀殿的年代有唐代说、晚唐说和五代说。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史料包括唐代石刻都不能提供大殿创建年代的证据。所以,对于弥陀殿的年代只能通过类型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作出一个相对年代区间的推断。然而重要的是,对于一座单体建筑能引发出不同的学术评论,是少见且难得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