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从“文物”向“文化遗产”转型,许多反映普通民众生活、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工业遗产、农业遗产、老字号、乡土建筑、传统民居、线型遗产等被纳入文化遗产范畴。在山东聊城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009处,其中不乏乡土建筑、传统民居、工农商贸遗存、科教文卫建筑等新型文化遗产。 分布概况 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聊城境内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分布广泛,宅第民居、坛庙祠堂、牌坊影壁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各具特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保存状态较好的古民居有:高唐许楼村望楼、东阿郑于村郑延珍民居、东阿陈宗妫故居、东昌府区河洼刘村刘珍鉴民居等。 工农商贸遗产。建国后,聊城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辛勤劳动、锐意进取,工农生产、商业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遗留下众多的闸坝、扬水站、桥梁、厂房等遗产,既为研究当地水利建设和工、农、商贸业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又对研究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冠县山东省引卫灌溉进水闸、临清先锋桥、东昌府区堂邑南街棉厂库房、东昌府区道署西街老粮库、市锻压机床厂等。 科教文卫建筑。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聊城市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也得到稳步发展,冠县柳林剧院、聊城影剧院、临清华美医院诊疗楼、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礼堂、高唐清平镇中学大门等就是最好的实物见证。 20 世纪典型风格及代表性建筑。聊城市境内还广泛分布着莘县朝城耶稣教堂、莘县朝城天主教堂、临清更道街基督教公寓楼、原国民党部队驻聊司令部等一批具有典型风格的近现代建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