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开拓辛亥革命研究新视野(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武勇 明海英 参加讨论

    史料挖掘空间广阔
    尽管有些学者已经逐渐淡出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领域,但仍然有不少学者坚持在这一领域耕耘。在今年即将出版的多种孙中山研究相关文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关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新文献的搜集与学术史的梳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业英对记者说,在清末民初的报纸刊物中,有很多关于辛亥革命志士的事迹介绍,当时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在辛亥革命中牺牲的仁人志士也有记录。他认为,把这些资料都集中起来,将有力推动关于革命志士在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所起作用的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少军提倡进一步发掘日文史料。他建议学者关注日本驻华机构、日本海陆军记载的有关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经济形势、辛亥革命行动的报告。此外,日本在通商口的邮局、日本驻华企业等机构也曾出具有关中国社会经济情况的报告。
    广东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也是孙中山研究的重镇之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金超刚刚和海内外同仁完成《孙中山研究综目(1990—2015)》一书,他告诉记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彦近20多年以来搜集孙中山文献不辍,今年11月,他主编的《孙文全集》即将出版,内容较之前的孙中山资料搜集扩充不少。中山市社科联历时五年采访编写的《孙中山研究口述史》,其在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与孙中山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一样不可限量。
    张海鹏提出,在孙中山生活的时代,社会形势纷繁复杂。孙中山本人活动的范围也非常大,所来往之人既多且杂,相关史料层出不穷,目前已发掘和整理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资料等待研究者去发现和搜集。仅从史料搜集的角度看,孙中山研究可以长期做下去。
    对于关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的学者来讲,史料的搜集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杰认为,孙中山研究应该在新史料发掘、伪史料考订、旧史料新解三个层面提升。他说,与孙中山“主体”史料的发掘相比,“客体”史料的开发令人眼界大开。对孙中山早年生活环境史料的搜集仍然是薄弱环节,与孙中山相关人物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也相对匮乏。在伪史料考订方面,迄今未见有分量的史料辨伪专著。在史料新解方面,要从大范围、长时段中把握,从书生、理想家、革命家、医生等多个侧面研究孙中山。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罗福惠对记者说,从社会史、思想文化史、记忆史等角度研究广义的辛亥革命成为当前热点。这类研究,对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有很大作用。在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家有眼中,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在视野、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仍值得继续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负责,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进行客观的评价。
    记者 武勇 明海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