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这些关于记载轩辕黄帝史迹的经文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见解: 1、这些经文属于《北山经》的有一条,《西山经》的有两条,其它多集中在《荒经》的东、西、北经和《海内经》,《荒经》的南经无记载,说明黄帝部族主要是在古黄河流域以北活动的。在《山海经》众多人物中,黄帝的地位相当重要,虽然“其文不雅训”,但“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 2、《山海经》中《北次三经》记载了从太行山到无缝山共46座山的地理位置,大体上相当于古冀州到古幽州的广大地区。在46座山中有我们所熟知的泰头山、轩辕山、空桑山、高是山、燕山、白马山、伦山、碣石山等。我们从这些山的相互关系中可以推断出轩辕山应为徐水釜山。 许多的研究者都认为,泰头山就在五台山,滹沱河发源于此。《北次三经》云:从泰头山向东北二百里为轩辕山,这几乎相当于五台山到徐水釜山的方位和距离。而且徐水釜山自古就有黄帝在此合符的传说,顾氏《读史方舆纪要·北直三》云:“黄帝朝诸侯,合符釜山,或以为即此山也。” 我们认为空桑山当为漕河水的发源地五回岭,空桑之水即为曹水,因为有空桑水流经所以才有空桑城。现在的空城村、空城店当是空桑水的遗名。《北次三经》云:“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呼沱”,正是说的曹水,《山经》时曹河东流依次汇于滱水、滹沱河而后入黄河。 高是山即高氏山,《水经注》说高氏山在灵丘县境,为滱水的发源地。《北次三经》云:“高氏之山,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水经注》又云:“山上有石铭,题言冀州北界,故世谓之石铭陉也。” 伦山在易县涞水境内,亦称洪崖山,相传因黄帝乐官伶伦所居而得名。“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伦水就是涞水,伦、涞一声之转。 《北次三经》云:“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玉石,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呼沱。”白马山在今易县,《太平寰宇记·易州》云:“白马山,在县北一十八里”。 张步天先生所作北次三经路线图,也把釜山名之为轩辕山,与我们的研究是一样的。《山海经》所记载的这些山与轩辕山的关系,和它们在实际上与徐水釜山的方位是对应的。徐水釜山在《山海经》被名之为“轩辕山”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可想而知,正是黄帝在徐水釜山合符以后,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造成了巨大的思想震动和冲击,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先民们为了纪念黄帝五千多年前的伟大创举,“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把釜山尊称为轩辕山,写入了《山海经》的典册之中。 3、前面我们讨论了“涿鹿之野”和“空桑”的地望,关于涿鹿之战的地望也就迎刃而解了。《路史·禅通纪·轩辕氏》云:“轩辕氏作于空桑之北”,即黄帝在漕河之北的空城一带起家。《路史·禅通纪·蚩尤传》云:蚩尤仗着人多势众,又有金属兵器,“产乱出羊水豋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于濁鹿。”《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啟筮》亦云:“蚩尤出羊水,八肱、八趾、疏首,豋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很显然上面所引两段话就是指的涿鹿之战。那么,羊水在哪里呢?《徐水县新志·山脉》云:“羊山在县西四十里”。羊水当在羊山之下,其实羊水就是古白洋淀。据周昆叔先生考证,古白洋淀湖区曾扩及到太行山前,距太行山只有3至4公里。尽管现在为平川之地,然虞夏时期,位于太行山前古白洋淀边居民与安新和容城一带的居民是隔湖相望,交通不便。(6)说明古白洋淀就在羊山之下,而且白洋淀的得名与羊山有关,可能古白洋淀叫白羊淀。既然羊水就是古白洋淀,“九淖”自然就是流入白洋淀的九河了,即漕河、徐河、石桥河、一亩泉河、滋河、沙河、鸭儿河、唐河、易水河。黄帝杀蚩尤于“青丘”,应为桑丘,“青”“桑”音近,一声之转。《大荒东经》说黄帝杀蚩尤“于凶黎之丘”,《尸子》卷下云:“黄帝斩蚩尤于中冀”,《帝王世纪》又云“中冀,名其地曰绝辔之谷”,这些地名实际都指的是空城一带。这样我们层层深入,廓清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就在漕河与釜山附近。 4、前面所引《海外西经》“不敢西射,有轩辕之丘”;《大荒西经》亦说“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清郝懿行注云:“‘台’亦‘丘’也”。这座轩辕台或轩辕丘在是么地方呢?《水经注·滱水》云:“历南山,高峰隐天,深溪埒谷,其水沿涧西转,径御射台南。台在北阜上,台南有御射石碑。”据此可知御射台应在灵丘县与涞源县交界处。《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媒(郊),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媒之前。”蔡邕《月令·章句》云:“高媒,神名也……所以祈子孙之祀也……御者,进也。凡衣服加于身,饮食入于口,妃妾接于寝,皆曰御。”意思是说,仲春的一天,天子要带领群臣百姓在生育之神面前要举行祭祀,天子和后妃之间、百姓男女之间要进行授子活动,表演射箭,以祈子孙。这是极古老的生殖崇拜祭祀礼仪,在原始社会较为盛行。御射之台既然在今涞源与灵丘交界之处,天子高媒时都“不敢西射,畏轩辕之台”,由此往西则轩辕台大概在灵丘境内,近于滱水的发源地。 通过以上对《山海经》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徐水空城、釜山周围分布着许多关于黄帝部族的遗迹,无可置疑的证明涿鹿之战、黄帝合符、邑于涿鹿之阿就在这里。《山海经》中对道里、方位的记载,虽然不很准确,由于时代久远,文字也会有音变,但是给我们研究五帝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其地理价值、历史价值不容否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