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献考证与考古 以上从文献记载方面论证了黄帝的都城在徐水漕河空城,黄帝合符在徐水釜山,黄帝的出生地“祁野”在曲逆河上游,的确如王天峰先生所指出的“早期的‘中国’在保定。”(7)文献有征,是否考古有证呢?目前上述地方还没有考古文物提供证明。但是今天没有考古发现不等于以后没有,没有发现不等于地下就没有,在这方面不能绝对。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考古新发现正在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依据,越来越接近我们的观点。如《河北公路史》记载,1961年,在北京市昌平县雪山村发现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认为,该遗址与中原、辽东同时期文化的内涵有密切联系。 1981年,在容城县城南发现了上坡遗址,出土器物与磁山文化及红山文化十分近似,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新石器时代以来,保定地区就是五帝时代诸代表人物和部族活动的中心舞台,说不定这里可能存在着影响周围考古文化的古遗址文化。 20世纪80年代初牛河梁遗址刚一发现,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指出该遗址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的同时,就将红山文化及其与仰韶文化的南北关系作为研究五帝时代历史的一个突破口,以北方区与中原区、东南区为五帝时代诸代表人物和部族活动的三个主要区域,并从这三大区考古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寻找五帝时代诸代表人物和部族的活动轨迹。(8) 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说过:“从文献记载到考古发现,都正在逼近一个事实:五帝前期诸代表人物和部族的活动,重心在燕山南北长城地带”。(9) 保定处于中原仰韶文化、燕山红山文化及山东大汶口文化相互交汇的中心,《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寻找黄帝部族的活动轨迹,保定是无可替代的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注释: (1)沈长云《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光明日报》2013年3月5日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册第11页,中华书局1981/3 (3)慕容春秋《鸣泽悟语》,第59页 (4)郑文杰《穆天子传通释》,第13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9 (5)顾颉刚《史林杂识》,第178页,中华书局1963年 (6)周昆叔《关于环境考古问题》,《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7)王天峰《早期的“中国”在保定》,《保定日报》2016年2月18日 (8)引自《光明日报》2015年12月30日 (9)引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