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关于新外交史学的详细阐释,可参见伊丽莎白·科布斯·霍夫曼《外交史和生活的含义:趋向一种全球美国史》(Elizabeth Cobbs Hoffman, "Diplomatic Histor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oward a Global American History"),《外交史》(Diplomatic History)第21卷,1997年第4期(秋季号),第499—518页。 ②迈克尔·亨特:《美国外交史学的长期危机:行将终结》(Michael H. Hunt, "The Long Crisis in U. S. Diplomatic History: Coming to Closure"),《外交史》第16卷,1992年第1期,第132页;布鲁斯·卡明斯:《要么修正后修正学派,要么是外交史学的理论困境》(Bruce Cumings, "Revising Postrevisionism, or, The Poverty of Theory in Diplomatic History"),《外交史》第17卷,1993年第4期(秋季号),第539—569页。 ③查尔斯·梅尔:《停滞不前:国际关系的历史编纂学》(Charles S. Maier, "Marking Time: The Histori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迈克尔·卡门主编:《我们以前的历史:美国的当代历史撰写》(Michael Kammen, ed., The Past before Us: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55—356页。 ④关于他们的观点,可参见罗伯特·麦克马洪《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国家史还是国际史》(Robert J. McMahon, "The Stud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National History or International History?"),迈克尔·霍根、托马斯·帕特森主编:《解释美国对外关系史》(Michael J. Hogan and Thomas G. Paterson, eds., Explaining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剑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4页。 ⑤迈克尔·亨特:《美国外交史学的长期危机:行将终结》,第132页。 ⑥罗杰·阿德尔森:《对迈克尔·霍根的采访》(Roger Adelson, "Interview with Michael Hogan"),《历史学家》(Historian)第61卷,1999年第3期(春季号),第504页。 ⑦罗杰·贝尔:《文化转折点和全球前沿:美国外交史学的新方向》(Roger Bell, "Cultural Crossroads and Global Frontiers: New Directions in US Diplomatic History"),《大洋洲美国研究杂志》(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第21卷,2002年第1期,第31—45页;苏珊·斯马尓扬:《美国外交史学的文化转向》(Susan Smulyan, "The Cultural Turn in U. S. Diplomatic History"),《外交史》第33卷,2009年第3期,第539—542页。 ⑧伊丽莎白·科布斯·霍夫曼:《外交史和生活的含义:趋向一种全球美国史》,《外交史》第499页。 ⑨迈克尔·霍根:《美国对外关系历史学家协会讲演:“下一件大事”:全球时代的外交史学之未来》(Michael J. Hogan, "SHAFR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Next Big Thing': The Future of Diplomatic History in a Global Age"),《外交史》第28卷,2004年第1期,第1—2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