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欧洲相对衰落,美、日迅速崛起,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一战后统一的世界市场被打破,世界范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世界贸易恢复和发展滞后于世界范围内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13-1929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为2.70%,而世界贸易增长率仅为0.72%(80)。1925-1929年全世界制成品增加26%,食品和原料生产增加11%,而国际贸易额只增长了将近29%(由于价格下跌,实际价值仅增加5.5%)(81)。1881-1913年德国出口增长率为4.3%,而1913-1929年出口增长率仅为0.1%(82)。1913年,德国出口占世界13.2%,到1927-1929年,德国出口只占世界的9.1%(83)。世界市场的相对萎缩,对在较大程度依赖国外市场的德国经济无疑构成了一定的制约。 1920-1921年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历了20年农业慢性危机,即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二次长时间的农业危机:农产品储存量增加,以小麦为例,1927-1931年世界平均年产量为10425万吨,1929年的小麦储存量为此数的24.9%,按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人年均小麦消费量(约63—65公斤)计算,1929年的小麦储存量可满足4000万人的消费(84)。20年代农产品价格一直低于其平价,农产品购买力指数始终未达到第一次大战前的水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危机对一战后德国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从1924年开始,得益于内外一系列有利的因素,魏玛共和国经济出现了复兴。工业生产指数达到甚至超过一战前水平,德国在世界工业排行榜上重新登上第二强国的宝座;农产品产值、对外贸易额达到甚至超过一战前水平,资本输出出现缓慢恢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出现一些新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德国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就业结构改善,工作时间缩短,平均工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生活水平提高,迎来了魏玛共和国短暂的“金色二十年代”。但魏玛共和国经济复兴并非全面彻底:“新工业”的繁荣与“旧工业”的委顿并存,主要工业品产量恢复水平不一,企业开工不足问题严重;主要农产品收获量以及牲畜头数均未达到战前水平;对外贸易量也远落后于一战前水平,除1926、1929年外,对外贸易均为入超,德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下降。与此同时,相对稳定时期的德国经济为一系列结构性失调甚至局部危机所苦:农业慢性危机;市场开拓困难;失业问题严重;银行业虚弱;公共财政吃紧;国际收支恶化;对外资严重依赖等等。总的来看,魏玛共和国的经济恢复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的复兴具有不持久、片面、非均衡、相对性的特点。 对相对稳定时期魏玛共和国的经济表现应持全面、辩证的观点综合考察。将该时期经济表现描摹成一片光明,是过于乐观了,但也必须避免走入另一极端。相对稳定时期魏玛共和国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调和局部危机,是德国内部特殊因素与世界经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受到打击之重、危害之烈,从而将魏玛共和国相对稳定时期的经济描述为“危机前的危机”,甚至断言:“魏玛经济深受内在不稳定所苦,并像任何一个不稳定的结构一样,一个小小的冲击就会摧毁整个结构”(85),这也未免过于悲观。对魏玛共和国相对稳定时期的经济表现的准确评价必须在两种极端观点中寻找新的平衡点,这才是对历史科学和负责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