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向5000年靠近? 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正式启动,从夏商周三代的年代测定开始做起。 李伯谦介绍,按照史书记载,中国的“信史”是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在这之前的周朝早期和夏商,要么是传说,要么“有事无年”,于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重要课题,组织了相关领域专家,核心团队由历史学家李学勤、考古学家李伯谦、碳素测年专家仇士华、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首席科学家,组成不同学科的21人专家组,后扩展到40几人。断定年代以考古学为中心,挖出含碳的标本进行测定标出年代,还有就是依据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的年月日或月相等,再用天文历法推断。 到2000年9月结题时,该工程交出了“夏商周年表”。 李伯谦认为早期研究夏朝虽无文字古物验证,但可以文献史学为切入点,比如夏朝有14代17个王在文献上有记载,但具体验证得靠考古。 “从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使商朝后期成为可信的历史,既然这段历史可靠,从盘庚往前推,夏朝乃至尧舜禹应该都是存在的。”李伯谦重视文献的“线索”价值,“所以夏商周年代的确定是以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年代的测定以及相关的文献记载为依据,是基本可信的。断代工程就基本完成了。”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了一个新的项目,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2年开始研究,到现在将要结题,试图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再往前探。 该项目也是以考古学为主,多学科合作,北大文博学院院长赵辉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两位任首席科学家,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组织,全国有几十家单位共同做。王巍认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真正目的,是要回答一些大命题:中华文明如何起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华文明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 探源工程主要研究中国如何从基本平等的原始社会向复杂社会到接近国家社会转变,当时确定了黄河及长江流域的二里头、陶寺、良渚三大中心遗址和长江中游的石家河、东北红山文化等重要遗址。 “进展非常大。长江流域以良渚遗址为代表,中原地区以陶寺为代表,是早期国家雏形。”李伯谦根据苏秉琦教授把原始社会到接近国家社会分为“古国-方国-帝国”三阶段看,帝国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从陶寺和良渚是方国阶段的开始,比它早的红山文化和河南铸鼎塬西坡遗址、安徽的凌家滩皆属于古国阶段。 良渚遗址距今4500年前,早于陶寺。在贵族的墓葬区有很多玉玺器,重要的玉玺器都有称之为神徽的图像——一个人戴着帽子手拿武器骑在神兽上的形象,这说明当时已有共同的信仰和崇拜。还有很多迹象表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最高的王墓葬中还有砍头的刑具,这些都是权力的象征。 尽管还没有确切追溯到5000年前,但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化的过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虽然有先有后发展不平衡,但三个流域都在同时演进,最后文明核心的形成是中原地区,西辽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后都衰落了。中原作为“熔炉”,直接影响到夏商周三代,这形成了中国文明和中国的主脉。从龙山晚期开始,以中原为中心的趋势开始形成,最早在晋南,出现了陶寺,然后是二里头,二里岗,直到殷墟,接上“信史”。 究竟如何?且先待结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