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资源也一样,从矿料的粗加工到玉器的深加工,从矿源到矿工和玉器工艺师都被周王室垄断式地把控着,各个诸侯国家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些制品,一种方式是通过分封赐器,另一种方式是册命赐器,还有军功赐器、往来朝聘巡狩赐器、甚至通过赗赙、赠送、媵器等多种礼仪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器物的流通,当然,还有一种主要的获取方式,就是诸侯国根据需要来订做,通过用海贝、马匹、丝帛等等价物品交换来获得,像原始瓷器、金器、海贝等物品都是外来品,这些东西当然不是订做的。 西周的青铜器和玉器等资源都被周王室掌控着,一个国家拥有这些资源和财富的多少表明其国力强盛的程度,一个贵族拥有这些资源的多少则表明这个贵族地位和财富的拥有能力的程度,因此,这些用来表达财富、身份、地位的重要资源在礼制比较严格的西周社会周王室必须进行牢牢地把控,西周早中期周王室也完全具备这种条件和能力,到了西周晚期特别是春秋早期,随着王室的衰落,各诸侯国不再把天子太当一回事了,因此各地都纷纷筑炉起灶,铸铜治玉,各诸侯国的文化特色立即凸现了出来,这是西周与东周政治体制不同带来的直接后果。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又复习了一遍西周王室的课文,走了一遍西周王朝的老路,各诸侯国进行国内分封,到战国初年,“诸侯倒霉了,卿大夫起来了”。历史在西周和春秋两个时期以相似的版本不同的人物重新上演了一遍,只是大舞台换成了小舞台而已,让诸侯们重温了一遍周天子的悲剧,可见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存在先天的弊端。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认为封建有四次反动,一次是项羽的复辟,一次是刘邦的封建,一次是西晋的分封,一次是朱元璋的封建,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吕先生说“封?之反动,实至第四次而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