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2004年为撰写博士论文到泉州对18位跨国家庭留守妻子(即番客婶)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实践证明,对这些妇女的访谈不但充实、佐证、丰富了研究资料,而且解决了笔者研读纸质资料时产生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这些妇女中,有丈夫定期寄侨汇的,不定期寄侨汇、寄一段时期侨汇之后失去联系、或出洋后无音无信的。既有丈夫回乡探亲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也有丈夫离家之后再无见面的。既有丈夫在外组织另一个家庭而放弃国内家庭的,有丈夫组织家庭后把海外出生的孩子送回泉州给番客婶养育,也有老年得病、空手回乡依靠番客婶生活、服侍的。现实生活中的番客婶虽然已经进入老迈之年(当时最年轻的是75岁,最老的是100岁),但她们对生活经历的记忆深刻且富有个人色彩。虽然,经年月侵袭而保留的记忆是不完整、不精确、也不完全的,但她们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讲述、对自己命运的解读令人反思,她们对海外迁移的价值判断与主观观察为研究者解读这群女性的历史及其心声提供了有效途径和重要资料。更可贵的是,她们中的部分人直觉地意识到,对她们的口述历史访谈是对她们历史的一种记录,从而愿意分享她们的生命故事。口述历史资料有力地补充纸质资料的不足,它是女性抒发的心声;通过口述历史访谈,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更深一层。 其次,在构建侨乡女性史时,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特别重要。社会性别研究理论吸收了人类学、社会史、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已经在各个研究领域取得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展现不同社会制度下女性经验的多元和复杂,对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及有关现象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从事迁移研究(migration studies)的各学科学者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讨论女性移民在不同社会体系下多姿多彩的迁移经历,以及迁移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差异。这不但使妇女的身影出现在迁移过程,而且使有关迁移研究的论述更加丰富和完善。(39) 20世纪80年代是社会性别研究逐渐兴起的时代。与此同时,对华人女性的关注亦逐渐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亚裔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ies)学者兴起了对美国华人女性的研究,探讨华人女性在美的经历与心声,成绩斐然。(40)近来中国大陆学者范若兰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探讨1929-1941年中国女性迁移马来亚的原因、她们在马来亚的适应和对华人社会的重要贡献,社会性别研究方法的运用相当成功。(41)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研究华人女性历史呈现了在悠久的中国人口国际迁移中一直缺席的女性的历史,使有关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实、内容亦更丰富与多元。 相对而言,侨乡女性史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之外学者研究侨乡女性的难度比研究在地华人女性的难度大得多,也在于中国境内相关学者常常关注人口迁移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影响,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海外华人的参与,而忽略了侨乡女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时,要研究这群女性,学者需要转变学术观念,把社会性别理论引入研究中。显然,对中国社会侨乡女性的历史,学界至今一知半解。侨乡女性在历史构建中的缺位、失语,似乎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必然。而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把女性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收集、梳理、解读有关文献和口述历史资料,综合考察她们与男性移民、家庭、家族、社区、国家等的互动和之间关系的变化,才能比较全面地呈现女性的历史,提供由两性共同参与的人口国际迁移史、社会史、华侨华人史。因此,须要充分重视侨乡女性的历史,把侨乡女性列为课题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考查两性在人口国际迁移与地方社会中的经历、地位和作用,得出客观公允的结论。 综上所述,构建侨乡女性史须要参考海内外各种研究资料,包括官方档案、报纸资料、侨批资料、文史资料、期刊、地方志书、族谱、墓志铭、各地侨乡所编的华侨志、乡讯、包括传记和民间歌谣等在内的文学资料、以及图像、实物等,特别是口述历史资料等。这些资料包含侨乡女性的各种信息,经过辨别考证加以利用,将使构建中国侨乡女性史成为可能。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许多有关侨乡女性的资料并未收藏于公共机构,因此要特别注重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女性的资料,观察女性生活本身。同时,在构建侨乡女性史时,应注重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注重多种学科方法的运用。 一个由两性共同构成的人口迁移史及华人社会的历史,应由两性的历史有机地组成,一方的缺席只能简单化复杂多元的历史本身,也是单调的、不成系统的阐述。因此,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史势在必行。 本文在以下研讨会论文基础上修改:《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史:资料与方法的探讨》,“海外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方法、理论、视域”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3月21-22日,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第六届海外华人研究与文献收藏机构国际会议s2015年10月15-18日,厦门。 注释: ①详见Huifen Shen,China's Left-Behind Wives: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1930s-1950s,Singapore:NUS Press,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Honolulu: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2. ②有关研究,如晓照:《一个值得开拓的园地——谈华侨华人妇女问题的研究》,《八桂侨刊》,1992年第1期;谭雅伦著、鸥济霖节译:《金山箱,守空闱——五邑歌谣中的侨眷妇女》,《五邑侨史》,总23、24期(2001-2002);王连茂:《明清以来闽南海外移民家庭结构浅析:以族谱资料为例》,陈志明、张小军、张展鸿编:《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北京:文汇出版社,2000年,第3-23页;Woon Yuen-fong,"From Mao to Deng:Life Satisfaction among Rural Women in an Emigrant Community in South China",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25(January 1991),pp.139-169; Madeline Hsu,Dreaming of Gold,Dreaming of Home:Transnationalism and Mig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China,1882-1943,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Xiaojian Zhao,Remaking Chinese America:Immigration,Family,and Community,1940-1965,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c2002; Michael Szonyi,"Mothers,Sons and Lovers:Fidelity and Frugality in the Overseas Chinese Divided Family before 1949"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vol.1,no.1(May 2005),pp.43-64; Siumi Maria Tam,"Engendering Minnan Mobility:Women Sojourners in a Patriarchal World",in Tan Chee-Beng(ed.),Southern Fujian: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s in Post-Mao China,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c2006,pp.145-62; Shen Huifen,"Engendering Chinese Migration History:'Left-behind Wives of the Nanyang Migration' in Quanzhou before and after the Pacific War",Ph.D dissertation,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06;沈惠芬:《华侨家庭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沈惠芬:《福建泉州民间歌谣里的海外迁移与留守妇女》,《南洋学报》,第65卷(2012年);沈惠芬:《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生活史:侨批资料的价值与利用》,《福建论坛》,2013年第7期;Shen,China's Left-Behind Wives: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1930s-1950s,前引书。 ③沈惠芬:《论华侨妻子番客婶的文学形象和史学意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137页;沈惠芬:《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生活史:侨批资料的价值与利用》,第103-104页,前引文。 ④陈瑛珣:《海洋社会华人女性生活史料运用举隅》,《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 ⑤有关研究,可见拙文:沈惠芬:《论华侨妻子番客婶的文学形象和史学意义》、《福建泉州民间歌谣里的海外迁移与留守妇女》、《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生活史:侨批资料的价值与利用》,前引文。 ⑥参见Joan Wallach 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in Joan Wallach Scott,ed.Feminism &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152-180。 ⑦《晋江县民国档案财政:救济侨眷》,晋江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编号:旧2-4-200。 ⑧有关讨论详见Shen,China's Left-Behind Wives: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1930s-1950s,pp.139-160,前引书。 ⑨黄梅雨、曾天水:《解放前泉州报业概貌》,《泉州文史资料》新16辑,1998年,第123-126页。 ⑩参见黄梅雨:《解放前的泉州报界(二)——〈泉州日报〉》,《泉州文史资料》,新17辑,1999年12月,第107-110页。 (11)有关讨论,详见Shen,China's Left-Behind Wives: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1930s-1950s,pp.71-133,前引书。 (12)有关讨论,详见Shen,China's Left-Behind Wives: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1930s-1950s,pp.117-124,前引书。 (13)参见沈惠芬:《华侨家庭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前引文。 (14)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编印:《归侨侨眷归国学生先进事迹汇编》,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1959年,第96-98页。有关此时期侨乡女性生活变迁,见Shen,China's Left-Behind Wives: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1930s-1950s,pp.161-188。 (15)详见沈惠芬:《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生活史:侨批资料的价值与利用》,前引文。 (16)有关侨批资料作为史料的重要作用与局限性,详见沈惠芬:《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生活史:侨批资料的价值与利用》,第103-110页,前引文。 (17)Shen,China's Left-Behind Wives:Families of Migrants from Fujian to Southeast Asia,1930s-1950s,pp.139-151,前引文。 (18)《晋江文史资料》,第3辑,1983年3月,第55-60页。 (19)(21)《晋江文史资料》,第1辑,1981年11月,第42-47页,31-41页前引文。 (20)《泉州文史资料》,新13辑,1995年8月,第119-121页。 (22)Leo Douw,"The Chinese Sojourner Discourse",in Qiaoxiang Ties: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ultural Capitalism" in South China,eds.Leo M.Douw,Huang Cen and Michael R Godley(London:Kegan Paul International,1999),pp.22-44. (23)参见Huifen Shen,"Qiaojuan Politics:Government Policies toward the Left-behind Family Members of Chinese Overseas,1880-1990s",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vol.6,no.1(May 2010),pp.43-79。 (24)分别刊于《福建妇女》第4卷第5、6期,1945年10月;《福建妇女》第3卷第1期,1943年11月。 (25)转引自李国宏:《温陵杂识》,石狮:石狮市绿洲读书社编印,1998年,第116-118页。 (26)郑山玉:《侨乡谱牒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代绪论)》,庄为玑、郑山玉主编:《泉州谱牒华侨资料与研究》(上),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第3页。 (27)庄为玑、郑山玉主编:《泉州谱牒华侨资料与研究》(上),第205页。 (28)陈盛明:《晋江地区华侨墓志所反映的史实》,晋江地区华侨历史学会筹备组编:《侨史》(第1辑),晋江:1983年,第89-107页。 (29)广东方面的介绍见潮龙起、邓玉柱:《广东侨乡研究三十年:1978—2008》,《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63—64页。 (30)何少川:《〈论乡讯〉序(一)》,《炎黄纵横》,2007年第12期,第12页。 (31)王笛:《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2)详见沈惠芬:《福建泉州民间歌谣里的海外迁移与留守妇女》,前引文。 (33)有关讨论,参见沈惠芬:《论华侨妻子番客婶的文学形象和史学意义》,前引文。 (34)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35)参见王笛:《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张小也:《历史人类学:如何走得更远》,《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6)有关田野调查的重要性,见侯杰:《试论历史人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37)陈达:《南洋华侨与闵粤社会》,商务印书馆,1939年。 (38)详见林金枝、庄为玑编著的有关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选集(分福建、上海、广东卷,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于1985、1989、1994年出版);林金枝:《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庄为玑、郑山玉主编:《泉州谱牒华侨资料与研究》(上、下册)。 (39)G.Kelson and D.Delaet(eds.),Gender and Immigration,London:Macmillan,1999. (40)有关作品,如Stacey Guat-Hong Yap,Gather Your Strength,Sisters:The Emerging Role of Chinese Women Community Workers,New York:AMS Press,1989; Judy Yung,Unbound Feet:A Social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in San Francisco,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1995; Xiaolan Bao,Holding Up More Than Half the Sky:Chinese Women Garment Workers in New York City,1948-1992,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1。 (41)范若兰:《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 本文转自《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