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文章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渊源和自然条件的局限性两方面追溯了大平原南部生态恶化的原因;接着回顾罗斯福新政时期及其后美国人对尘暴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治理:通过立法由政府给予政策保障并提供资金援助,同时吸纳资源规划专家的思路,将生态科学观念引入资源管理。既然对土地的需求不可避免,就必须通过科学方法治理和利用土地,兼顾发展与环保。激进的资源保护者所要求的抑制农业生产、甚至回归自给自足农业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在遭到自然的报复后,美国人渐渐改变了认知,经历了从专家、政府到民众、商界在思想、政策和行动上的全方位变革。 【关 键 词】尘暴/大平原南部/可持续性治理/环保 【作者简介】秦文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谈到尘暴,对于亚利桑拿州以东、地处大平原南部的美国人而言,最不堪回首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与经济大萧条几乎同时袭来的那场。当时重灾区的颓象不仅让世界震惊,也使美国人不得反思,并开启了可持续性的科学治理。那么,美国大平原南部生态恶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回溯。 一、穷则思迁:西部拓荒与《宅地法》 西部拓荒是美国特有的历史传奇,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纳什所指出的,“美国人几乎没有放过任何移居新领土的机会”。当时,在美国,随着东部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可开发的土地愈见稀缺,连续耕种也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然而,对于大多数梦想通过拥有土地从而得享自由发展与丰衣足食机会的移民来说,开赴没有旧的政治、生产和阶级关系的西部,重复早期新英格兰祖辈的垦荒历程,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正如法国人托克维尔所观察到的,这些西迁移民以“一种比对生命的热爱还强烈的激情”和难以描述的“贪欲”“扑向命运为他们安排的”、蕴藏着更大的幸福的“几乎没有边际的大地”①。“没有边际”意味着迁移要穿过辽阔的荒野地带,沿途会与印第安人产生冲突,更要面临生活和生产资料严重缺乏的困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疆土曾被早年探险家称作“美国大沙漠”,其地理、气候和土壤特征迥异于东部。而大平原南部气候干旱,变幻无常,地表只覆盖着一层松散的有机物,其下是干燥的硬质层。因此降雨在这里成了双刃剑:它既能融合土壤中大量的矿物质滋养植物,也会将营养冲走。故此草原上生长着顺应这个环境的草类植物,使土壤免受了风化和雨水侵蚀之害。然而广阔无垠的土地背后所蕴含的机会对于西迁人群有着无比的诱惑力,加上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动力,正如1787年的《西北条例》就是在前几个土地法基础上制定出的重要法案,并对日后联邦政府公共土地政策有很大的影响。 之后到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宅地法》,规定只要有愿望和能力西迁,凡21岁以上的公民,甚或是未来的公民,只需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免费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作5年,使土地价值提高,则获得这片土地的所有权。若想从事土地交易,驻留6个月以上便可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进行买卖。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州的土地政策比《宅地法》更有吸引力。如俄勒冈的土地政策:4年内让土地状况得到改善,未婚者便可获320英亩免费土地,已婚男性则可获双倍赠地。到二十世纪早期,国会又通过了更为宽松的土地政策,如1909年的扩大宅地法将西迁拓荒者所能获得的宅地面积扩充到两倍范围;1912年的《3年宅地法》把在土地上劳作和居住的时间减至3年,而且每年只需在该地住满7个月;1916年的《筹资宅地法》优惠虽只针对适用放牧的土地,但将可获面积扩至640英亩。在这样的利好政策刺激下,无数的人群被引向大平原拓荒整地、开办牧场、创建农场、买卖土地。到1900年,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农田数目就已增加两倍,农场数高达300万个,西部人口增长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数。据统计,美国人在20世纪的前20年获赠的西部宅地总面积超过19世纪的总和②。而一战所引发的粮食需求大涨更使得西部人劲头越来越大,梦想越来越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