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全球化时代的海外华侨华人研究——访加拿大民族研究联合会会长郭世宝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海外华侨华人新移民数量大增。华侨华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其在全球化浪潮中所展现出来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意蕴,远超以往数个世纪中国人口流动产生的效应。当前,世界各国政界、学界和媒体都开始高度重视华侨华人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华侨华人不仅是内政议题,也是外交与国际政治中的重大议题,它所影响的层面,由经济发展到社会福利再到国家安全与区域稳定。加拿大具有悠久的移民历史,移民在加拿大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战略性角色。加拿大民族研究联合会会长、卡尔加里大学教授郭世宝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加拿大,他利用融入优势,集中精力研究华侨华人新移民在加拿大的生存适应与经济社会融合等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久前,郭教授应邀在波士顿作学术报告,正在哈佛访学的笔者利用讲座的间隙对他进行了采访。 开拓华侨华人研究的新视角 张梅:郭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访谈。这么多年您一直专注华侨华人研究,您在分析华人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社会遇到的障碍以及华侨华人的循环回流问题时,提出了“三重玻璃效应”(The Triple Glass Effect)和“双重离散”(Double Diaspora)理论,这对华侨华人研究来说是两项重要的理论创新。据我所知,您最初是学教育学的,请问您是如何转向华侨华人研究的呢? 郭世宝: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英国学习,在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诺丁汉大学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特别鼓励中国学者和学生去访学、就读。我很早就去那里读硕士,读完硕士以后去了加拿大,正好加拿大有机会,我就留下来了。由于长期居住在加拿大,加上我也比较喜欢这个国家,后来就申请了移民。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我也由此对移民研究产生了兴趣。 张梅:现在海外华侨华人研究比较热,您怎么看国内的华侨华人研究状况? 郭世宝:国内的华侨华人研究,我觉得现在已经形成了梯队。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作为领头军,在全国已有多个研究中心。我发现国内现在对华侨华人研究课题感兴趣的越来越多了。2005年,我回国来参加华侨华人研究会议,国内就只有几个研究所。现在呢,光是大的研究院就有好几个,这是个很大的变化。但是,不足之处也有,当然也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很多研究都局限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历史研究确实非常重要,可以以史为鉴来看现在,但是,它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觉得现在历史的东西已经非常成熟,应该把研究的思维、方法、理论框架放得再宽一点,这样会更有助于以后的华侨华人研究。 张梅:您的关注点主要是加拿大的华侨华人,我想请教一下,您是怎样界定研究对象的? 郭世宝:加拿大现有华侨华人150万左右,这是以加拿大的人口统计为基础的。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以及社团。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我的研究方向侧重于教育社会学,博士论文题目是《温哥华中侨互助会的历史及发展》。中侨互助会有可能是加拿大全国最大的移民及华人社团组织,1973年正式成立,它秉承“互助”的精神来帮助移民。我写论文时,中侨互助会已有25年的历史,可是还没有人对它进行过研究,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所以就选了它。我首先是研究它的历史发展,这比较适合当时的华侨华人研究;虽然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但是也加入了社会学的元素,因为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用了一些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从关注少数族裔群体的权益等方面来研究和分析;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它出于什么样的宗旨,服务什么样的对象。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对华人社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以后,我拿到了阿尔伯塔大学的教职,又对阿尔伯塔的华人社区产生了兴趣。除了中侨互助会以外,我还对埃德蒙顿华人社区服务中心做了研究。此外,卡尔加里也有相应的华人社区服务中心,它们也在我的学术视野之中。通过研究,我对这三个城市的华人社团有了很好的了解。 在这以后,我又对加拿大的中华文化中心进行了探讨,主要看其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而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是社会服务,也就是说文化传承主要是由文化中心来做的。我研究的比较大的文化中心有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它算是比较老的文化中心,成立于1974年;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它比较新,而且在设计上、理念上与温哥华有很大的不同。温哥华这个文化中心比较传统,多伦多则更有现代感,也更侧重于大众化。另外我还研究过两个比较小的中华文化中心,因为现在大部分研究都侧重于大城市,而二线城市的研究比较少,所以我就开始专门研究除了温哥华和多伦多之外的二线城市,比如卡尔加里和温尼伯的中华文化中心,总共是四个。通过研究,我对华人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社团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了解。现在我们在做中文学校、华文学校的研究,看一下这些学校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它们在中国语言及文化的传承方面所起的作用。此外,还有对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研究以及他们回流的研究。通过这些实证的研究,我发展了两个比较完善的解释:一个是“三重玻璃效应”理论,一个是“双重离散”理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