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庄国土:17世纪东亚海权争夺及对东亚历史发展的影响(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世界历史》2014年第1期 庄国土 参加讨论

    四、 东亚海权争夺的结果对东亚历史发展的影响
    大体而言,在17世纪30—80年代初,台湾海峡以北的东亚海域和中国东南沿海,郑氏确立了制海权。在台湾海峡以南和中国南海范围,在郑氏旗下的中国海商与荷人、西班牙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荷印公司则牢固掌握马鲁古群岛海域、爪哇海、巽他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制海权,马六甲海峡以西通西南亚和欧洲的航线则完全由欧人掌控。在货源方面,丝绸、瓷器和印度支那半岛土产基本由郑氏集团掌控,香料和群岛热带产品的货源则主要由欧人掌控。郑氏集团的覆灭,意味着东亚本地海上力量对东亚海权争夺的彻底败北,东亚海权从此为西方掌控。
    海权丧失完全改变了东亚各国的历史进程。
    17世纪中叶以前,东亚地区大致形成以中国为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所谓“朝贡体系+民间贸易”体系。17世纪后期,中国退出东亚海域,意味着西洋完全主导东亚海权的开始,东亚地区传统国际体系的瓦解和被西洋列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也开始无可逆转。
    第一,东亚各国与西洋的社会发展差距迅速拉大。在1400—1600年的东亚自由贸易时代,东亚的区间贸易及与印度洋的贸易,造就了东亚各国商业和手工业的普遍繁荣。在16—17世纪初,亚洲城市的规模一般都超过欧洲城市。在1600年,北京和江户的人口都达到100万[57];东南亚的阿俞陀耶、文莱、淡目、马六甲、升龙(河内)、万丹、马大兰、望加锡等城市,人口也在10万—50万。由于欧洲人在东亚的商业霸权,这些地方在17—19世纪都发展停滞或急剧衰落。在技术层面上,如以造船和火炮为例,则东南亚万丹、望加锡、广南等地的造炮技术,中国、暹罗的造船技术,与17世纪前期的欧洲海权国家相距不大。如荷印台湾长官蒲陀曼描绘郑芝龙的舰队:“在这个国家(中国)以前从未有人像一官(即郑芝龙)这样按我们荷兰模式建造庞大精致、装备精良的帆船及舰队,他还在船上装配了一部分能被拖动、带有环栓、置于双层甲板的大炮。”[58]但东亚的贸易船只通常巨大而笨拙,用于货运利润颇丰,面对欧人装备重炮且行动灵活、集作战和货运为一体的舰队攻击,则难以应付。此外,在自由贸易时代,西洋的先进技术较易传导到东亚地区,东亚人通过购买、缴获和学习来掌握新型武器和技术,甚至通过直接雇用葡萄牙人等西洋技师,缩小军事和航海技术的差距。17世纪20年代,明朝就引入了欧式前膛装红夷大炮,与当时欧洲一般的陆基大炮相当。[59]同期,亚齐就声称拥有5000门火炮。据17世纪后期荷兰航海家Dampier的记载,安南拥有7万用火枪装备的职业士兵。爪哇马打兰王国在1651—1652年的3个月内,就制造了800支火枪。欧人火器的技术优势主要在于能将大炮有效安装在船舰上。[60]
    虽然欧人东来使东亚商品成为全球市场的畅销货,促进东亚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创造巨额财富。但东亚各国丧失海权后,商品流通和贸易利润为西洋人所控,东亚各国不能再通过“海贸而裕国”。财富的减少还迅速降低了本地的工艺和军事技术发展能力,后者又使防御能力降低而使当地的权益进一步丧失,当地财富累积不足是导致社会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
    第二,东亚各国日益沦为欧洲市场的资源和手工业商品的提供者。由于欧人对贸易权的掌控,东南亚海岛地区日益成为香料和其他热带产品及手工业制品的供应者。欧人获取这些产品在欧洲市场和东亚区间贸易的最大利润,贫困化使当地的社会经济进一步依赖欧人的需求。欧人主导东亚海权及东西方贸易后,先进工艺和知识传导至东亚比17世纪以前更为滞后。即使在陆权强大的中国、日本、越南、缅甸和暹罗,欧人带来的全球贸易并没有提升当地的工艺和生产管理水平。当欧洲各国陆续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出口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其他商品,其制造工艺和管理水平与16世纪基本相当,只是因全球贸易市场的形成而提高产量。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拉开了东西方的军备差距,即使是拥有强大陆权的国家,也无力抵御欧人的海上武力侵略。
    第三,西洋列强相继占领重要港口和航道,形成便于调配资源和军队的战略优势,使其有能力通过武力开辟和扩展其殖民地。西班牙和荷兰主导东亚海岛地区的海权后,遂从沿海据点向内地扩张,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逐渐开始殖民地化。18世纪后期,挟工业革命之威的英国强势回到东南亚,在1786年占据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开始对马来半岛进行殖民扩张。1795年,英国以荷兰的海外殖民地被法国控制为借口,占领马六甲港。从而控制马六甲海峡。虽然英国在1818年根据《亚眠条约》,将马六甲还给荷兰,但隔年即占领新加坡,将新加坡经营成取代马六甲地位的东南亚核心商埠。1811年,英国60余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载12000多名远征军,攻占荷印总督所在地巴达维亚,荷印政府投降,统治权移交给英人。1824年,英国发动英缅战争获胜,开始了对缅甸的殖民进程。至此,东南亚海权尽归英国。
    1840年,英国以东南亚为跳板,发动鸦片战争,战胜丧失东亚海权和军备落后的清朝,中国开始半殖民进程。1853年,美国军舰兵临东京湾,逼迫日本开放,签订不平等条约。此后美国、法国、英国舰队相继攻击日本,在日本获得各种特权。1867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终止了半殖民进程。1857年,法国发动对越南的武装侵略,开启对印度支那殖民的进程。到1885年,中法在天津签订新约,法国基本上完成对印度支那三国的殖民。1885年,英国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后,完成了对缅甸的殖民。暹罗则利用英法在东亚的势力互相牵制,没有像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彻底沦为殖民地,但其部分主权丧失,完全在西方势力的笼罩下。到19世纪末,除日本以外,东亚的陆权国家都相继被殖民或半殖民。
    对外贸易是濒海国家积累财富、吸收先进文明和富国强兵的主要途径。17世纪东亚海权时代的开启,结束了之前东亚海域的自由贸易时代。海权竞争无不以武力为决断。欧人挟船坚炮利的优势,在17世纪陆续将东南亚的海岛地区殖民化,使这些原本贸易繁荣的地区在17世纪以后发展停滞,很大程度上疏远了近代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文明。欧人尽管尚无力以武力征伐东南亚的半岛国家和中日两国,但半岛国家和中、日海权的丧失,对外导致难以吸收先进文化和技术,失去直接并大规模参与不断创造巨大财富的世界贸易市场;对内则导致海洋商贸意识淡化而大陆型专制和集权意识强化,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停滞,与外部世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亚历史发展就此改写。当握有东亚海权的西方国家挟工业革命后的优势兵临东亚陆权国家城下,东亚传统武装再也无力抵御逼至家门的侵略,东亚国家开始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