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北京晨报记者从市文物研究所了解到,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3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不含云中心区域),已累计发掘墓葬718座,出土陶、瓷、金、玉石器4000余件套。这些文物大多存放于文研所位于郊区的库房,正在进行紧张的修复。未来,在副中心博物馆建成后,其中的代表性文物将与公众见面。 关于它们 成果 出土文物涵盖各历史时期 副中心考古领队尚珩(见上图)介绍说,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3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不含云中心区域),已累计发掘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唐、辽、金、元、明、清时期平民墓葬718座,出土陶、瓷、金、玉石器4000余件套。 从出土的器物上看,以两汉时期陶制明器为主,种类多样,包括有陶制的成人、儿童瓮棺葬具。瓷器多为辽、金、元时期墓葬出土,以白瓷为主,并有少量钧瓷,器形以瓷盘、碗、杯为主。铜制金属器物除各时期的铜钱外,主要有东汉、辽金元时期的铜镜,其中辽金元时期的几面铜镜保存较好。此外还有东汉时期铜剑一把。金质金属器物全部为清代墓葬出土。玉器除明清墓葬出土的装饰品外,还有元代玉带一条,由9块玉组成。 尚珩表示,副中心发掘出土的文物,涵盖了从战国一直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可见所在地区的人类文明是延续下来的,没有出现历史断层。 存放 文物库房24小时监控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出土的文物,大都存放在市文研所位于平谷的库房,在一家博物馆院内。北京晨报记者探访当日,博物馆正在进行改造,已暂停对外开放。 据尚珩介绍,选择这里作为文物库房,首先是因为博物馆具有足够大的专业场地,能够存放文物,不用再另行建设。其次,博物馆外围安装有24小时监控和红外线报警装置,再加上馆内的工作人员和市文研所的4名文物修复人员长期驻守,可确保文物安全无虞。另外,因为库房所处位置僻静,外界干扰较少,也便于开展研究和文物修复工作。 走进文物库房,只见这里分为内外两部分。里面是储存文物的仓库,完整的器物会单独摆放,而大部分破损成碎片的文物,会放置在篮子里,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编号。库房外面一部分是展示区,完整的文物或已经修复完成的文物,会在这里展示。 尚珩说,因为此次副中心考古现场发掘的墓葬基本是平民墓,出土的文物也以一般文物为主,而且大多是陶器和瓷器,所以对温湿度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正常室温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