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在泥河湾探寻旧石器文明(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燕赵都市报 杨佳薇 参加讨论

    
    带领公众现场考古
    在位于河北师范大学的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里,泥河湾遗址曾经的部分发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是我们从泥河湾石沟遗址原地整体打包带来实验室研究的。”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赵海龙指着一堆化石说,“这些都是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化石分属于犀牛、马、羚羊等动物,石制品包括锤击法产生的石核、石片以及断块和经过简单加工的刮削器。石器加工简单粗糙,体现了该地区早期人类的石器加工风格”。
    赵海龙说,这些化石年代应该是在140万年至150万年左右,研究中发现,化石表面还有人类切割痕迹,说明人类曾经食用这些动物。“当时人类很弱小,平时主要以植物的草叶、果实和种子为生,偶尔会食腐为生,也就是吃别的动物剩下的食物或是自然死亡的动物,这就是盛宴,是不多见的。”赵海龙说,石器和动物骨骼化石的共生再次展现了当时泥河湾早期古人类餐食动物的场面,对分析反映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行为的石器加工工业、石器原料产源以及获取食物资源的具体方式等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带回实验室的这些化石,我们研究后,还会去实地做进一步考证。”河北师大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梅惠杰指着油房遗址顶部地层出土的一个人头骨化石说,“今年暑假我们就将去做进一步发掘,在周边扩方30平方米左右,同时采取样品进行测年。目前这个人头骨化石我们预估可能是距今7000到8000年左右,或者更早一些。希望能接近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梅惠杰说,在这个人头骨化石周边,也找到了身体其他部位的化石,身体齐全,但是都凌乱散开了,可能是经过迁葬,也可能是水流的冲击导致了这一现象。从头骨的牙齿磨耗程度看,是一个老年人,从顶骨、盆骨等部位看是个女性,具体的年份和意义还将在现场进一步探究。
    在今年的活动现场,公众考古将再次成为亮点。届时,将有包括公众和学生、专家在内的400多名人员走进泥河湾考古现场,近距离模拟考古,体验打制石器,参观遗址。“历史是人类创造的,人类有权享受和接受历史文化。”相关负责人说。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建设已全面启动
    据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莉介绍,今年活动期间除了举行首届全国高校石器模拟打制比赛决赛、人类起源公众科普讲座、考古论坛、参观泥河湾博物馆进行AR体验等主题活动,对于泥河湾来说,还有很多“第一次”:首套泥河湾明信片将正式和公众见面,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旧石器考古专家托·尼克创作的泥河湾主题曲——《尽在泥河湾》也将在泥河湾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响起。
    而对于未来,泥河湾河北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谢飞说,河北省文研所今年将继续以马圈沟遗址为主展开考古。“继续完善马圈沟遗址的文化序列,将泥河湾早期从距今二百万年到二三十万年的阶段的整个文化层和文化序列都立起来,之后慢慢往里充填,意义非常大。另外河北师大将在油房遗址和石沟遗址继续发掘,其中石沟遗址出土化石很多。”在泥河湾找到早期人类化石是中外考古人的目标之一,对此谢飞说:“出土人类化石的地点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动物化石比较丰富,再有石制品比较丰富。现在看来,石沟遗址和东谷坨遗址我个人感觉希望比较大。”
    孙莉也表示,目前,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全面启动,游客服务中心在建,研究中心年内建成;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完成省内立项,今年开工建设。遗址区道路、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全部完工。项目完成后,一座集科研科普、实习实践、旅游寻根等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落成开放。届时,泥河湾的神秘面纱将以博物馆、遗址公园等形式向世人展示,成为旧石器科研考古和旅游观光体验圣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