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潘春华:雄州三影塔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文物报》 潘春华 参加讨论

    雄州三影塔,位于广东省南雄市雄州镇,为六角九层楼阁式砖塔。三影塔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据《南雄州志》载,祥符二年乙酉异人建塔。其影有三,因立三影堂,其影阴晴俱见于壁间,二影倒悬,一影朝上,故曰“三影塔”。 因塔旁原建有延祥寺,故又称延祥寺塔。
    明礼部尚书、大学士丘浚《延祥寺浮图记》记载:“延祥寺在南雄府治东二里,宋大中祥符间僧祖善始建。寺有浮图,盖自孙吴时僧康会创于金陵始,及晋南迁,重加修饰,天下仿而为之。于是,下至偏州小邑,无不见之以为标焉”。
    《延祥寺新创弥陀殿观音记》对三影塔的“三影奇观” 有所描述:“寺有一塔,高拾丈许……长老传言塔影靡定,时见居民家,其家辄勃勃兴。”明人林墰对此奇观赞咏云:“浮图倚天际,峨峨瞰危岭。无间阴与晴,纵横幻三影。宝盖绚晶莹,玉栏迎清璟。隐显信难窥,端的是仙境。”
    古塔三影的形成原理,旧志未见记载,致使今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与延祥寺有关的传说却代代相传:南朝时期,梁武帝的长子萧统曾隐居在始兴读书。有一年,始兴、南雄瘟疫流行,萧统为了治病救民,奋起驱瘟。他从始兴一直追到南雄的瑞应山(今三影塔一带),见到一只貔貅,便抓住它,斩下它的角磨水给百姓治病,很快扑灭了这场瘟疫。百姓得救了,但萧统却染上了疫病,于端午节病故。
    后人为纪念这位仁慈的太子,便在瑞应山建起一座延祥寺来祭祀他。在寺旁建塔时,又将貔貅塑像置放在塔的各个檐角,寄以驱邪托福之意。
    三影塔坐北朝南,通高50.2米,塔的首层南面有一块“大中祥符二年三月十四日”纪年砖。首层为副阶,六条檐柱,覆莲形石柱础,六面三十朵斗拱出挑。磨砖砌须弥座,直径8.95米。整座塔身以规格不等的青砖平卧顺砌,黄泥浆粘合。塔身为空腹式,各层设有仿木构阑额、普柏枋、角柱与施斗拱。以棱角砖和拨檐砖叠涩出檐,檐上顶部覆盖铁红色琉璃瓦面,各垂脊端卧有陶塑貔貅,挑梁檐下系一铃铎,天风过处,铃声清脆。塔顶为六角攒尖式,上为塔刹,由铁铸覆盆、宝瓶、九层相轮和铜铸宝珠组成,玲珑挺拔,直指青天。
    三影塔内分十七层,每层为六角形内室,内壁四面设有佛龛,佛龛形式仿印度佛教徒修行的支提窟,石窟内密布的龛洞是专为佛教徒面壁打坐用。外壁六面各设一壶门,每层壶门通迥廊平座,且置围栏一周,可登高远眺,即景抒怀。
    在塔前,有一对红砂岩狮子,是在1983年于延祥寺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狮为蹲式,左雄右雌,两狮头首互应,造型生猛,双目有神。
    历史上,三影塔曾先后经过五、六次修治。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因得到澳门同乡卢道和先生捐助人民币16万元及文化部文物局支持经费16万元、广东文化厅支持2万元,先后共集资36万元,前后花费了三年时间,对三影塔进行了全面修葺。此次修葺拆除了与塔整体风格不相称的文笔式塔刹,恢复成佛塔的覆盘相轮塔刹,塔身内部则全部用钢筋水泥砂浆加固,用石灰批荡,还复原了副阶。整个修葺工程至1986年全面竣工。
    三影塔造型规整,挺拔秀丽,工艺精湛,是广东省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北宋砖塔,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建筑和艺术价值。1988年1月,三影塔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