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欧洲社会的叙述 中国与欧洲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在汉晋时期,中国人就已获悉欧洲。《后汉书·西域传》等文献所说的“大秦”,显然是指罗马帝国本土。(54)隋唐史书中的“拂菻”指的是东罗马帝国、(55)元代文献中的“拂郎”指的是欧洲,(56)这也是学术界的共识。不过,自汉晋到明末欧洲传教士来华之前,除了宋代赵汝适在《诸蕃志》中介绍过“斯加里野国”(西西里岛)外,(57)在中文文献中尚未找到专门叙述欧洲的文章。 利玛窦来到中国后,自称“大西洋人”,1601年还以此名向明朝政府提出申请在北京居住。(58)此外,从1584年开始,利玛窦通过绘制中文世界地图,不断向中国人介绍整个世界。他将欧洲译成为“欧逻巴”,并且在地图上写下了近150个字的注文。(59)除此之外,没有发现过利玛窦关于欧洲的中文著述。此后,虽然欧洲传教士陆续进入中国,但也没有留下介绍欧洲的中文著作。直到另一个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Giulios Aleni,1582-1649)来到中国后,才撰写了一些专门介绍欧洲的作品,特别是1623年刊行的《职方外纪》,被誉为是“继利玛窦世界地图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人文地理的著述”(60)。徐时进的《欧罗巴国记》作于1600年5月,比《职方外纪》早了20多年。刘承范的《利玛窦传》虽然早于徐时进的《欧罗巴国记》,但文中并无关于欧洲的内容。因此,徐时进的《欧罗巴国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篇介绍欧洲的文章,当然,其资料来源是利玛窦的口述。 徐时进采用了利玛窦的译法,把欧洲写作“欧逻巴”,此外还有“欧罗巴”及“殴罗”的异写。不过,徐时进错误地把“欧罗巴”说成是“大西洋所属三十国之一”。当然,明末将“欧罗巴”当作一个国家的并非徐时进一人。与他同时代的顾起元也认为利玛窦是“欧逻巴国人”(61),沈德符则说:“利玛窦自云:其国名欧逻巴。”(62)其实,利玛窦在他的《坤舆万国全图》上清楚地告诉人们,“欧逻巴州有三十余国”。 徐时进在《欧罗巴国记》中,多方面介绍了欧洲。该文一开头,先点明这个“欧罗巴国”的位置:“国在中国西陬,取陆为近,而其国人利马窦取海,从岭粤入中国,途八万里而遥。”文中记述了欧洲的自然环境及物产:“国之陵薮原隰,多产材,而筑室贵石,宇砖楣以垒层台,其最高处乃构木。地饶,梨栗有,桑繁,黍、麦、牟兼种秔,羊、豕、驼、犊、雁、鹜、诸用物,多与中土埒,独无漆、茶。酿以葡桃,桃绝大,聚数斛巨瓮中蹂之,经月成酒,无需曲蘖,味甚浓,酌时和以汤。”文章指出,欧洲在宗教信仰上的特点是“俗无儒、佛教,所崇祀为上帝”。古代中国的官宦富人家庭流行多妻制,因此,欧洲社会的一夫一妻制,使徐时进备感新奇,他这样写道:“国人多不娶,赀数百金以上,度可以给子女三两室,乃娶。即富,而子多亦不尽受室。其俗好游,游不必返首丘。或以此,其诸国君公率有配止一,自富室而上至君公,无二室者。君公之女,必字与君公,其世相为姻者数国。一时君公女多而无可适,则以合中老。”此外,徐时进告诉我们,欧洲人借助于一种可以顺风、侧风航行(“所向兼正傍”)的帆船,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大航海活动,并且将地理新发现记载下来:“国人性好游,以其尝历志里,有质验;其以航浮溟渤来也千余日,航所受千余人,所经国二百许;某国贪剽取货,某国暴噬人,向导者皆前觇得习知,以利帆越度之;某国无虐,则舣航,备糇糗,或为更航,航凡数更抵此;航每七帆,纫以布,所向兼正傍;其通往于光天下,率以海,率有里志,并写所经见。” 中世纪西欧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教权与王权的分立,而且罗马教皇的教权要凌驾于封建君主的王权之上,国王要得到教皇的承认,教皇甚至可以废黜或更换国王。教皇本人则又是选举产生的。这样的权力制度,对于长期生活在君主专制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在徐时进的笔下,教皇被描写成类似于中国“天子”的最高统治者,教皇选举制度被理解成类似于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禅让”制。他写道:大西洋“三十国有统受令者,如中国天子,名教王国,自有书,能讲解规俗、躬蹈无盭者,得为官。王或倦勤,或殂落,则于官之中举而代,盖世世禅也。王皆无嫡嗣,其始得为宣教之官者,皆不娶者也。”既然教皇是至高无上的“天子”,那么,他对世俗国家的干涉,在徐时进的心目中就成了最高统治者对下属封国首领的直接任免:“国有疵政无道,则王使人让之;不听,则选其宗贤者以更置;无可选,则立他宗。王业有令,则通国人与左右皆不附,如今有司被黜,不可居位,故不必以戈矛去暴。”这样,西欧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分立的社会结构,就变成了中国人理想的“仁政”了。由于徐时进的《欧罗巴国记》源自与利玛窦的交谈,因此,很可能首先是利玛窦把西欧中世纪教权与王权的分立比喻成中国式的“天子”与封国之间的关系,以便中国人能够理解。而对西欧社会一无所知的徐时进,则从中国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进一步发挥并强化了这种错误的理解。不过,利玛窦对徐时进所讲述的“国有疵政无道,则王使人让之”,实际上是昔日教皇权力鼎盛时期的情况。在利玛窦时代,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教皇已经不再拥有对世俗政权的绝对权力了。而且,当时无论是在利玛窦的故乡意大利,还是整个欧洲,都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根本不是像利玛窦所说的“不必以戈矛去暴”。利玛窦这种美化西欧社会的“选择性”介绍,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中国能够皈依天主教。如果天主教一统天下的“欧罗巴”也是动乱不已的话,那么,中国人怎么会接受天主教呢? 在《欧罗巴国记》中,有些内容是《职方外纪》所没有的。例如关于医生的职业制度:“犹贵医,有青囊线缝之术,业此者,试于官,授札子乃得为闾族所延,所全活左验如干人,乃得受饩,隶无且籍。”关于用鹅毛管书写字母文字的方法:“作字以鹅羽管,类吾稚孩所画,千亿相类,而渠读之,各有辨。”关于家庭中的黑奴:“俗甚耻为人厮养,无鬻弟子者。又于黑人国市役之黑人,寓国所产,稍见驯,可任使。”这些叙述,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利玛窦所介绍的欧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