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观点 >

全球迈入“文化外交”时代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刁大明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所谓“文化外交”,即观点、信息、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文化领域内国家及其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是一种软实力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场合下,这种“心灵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传统外交无法企及的效果。
    所谓“文化外交”,即观点、信息、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文化领域内国家及其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是一种软实力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场合下,这种“心灵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传统外交无法企及的效果。
    一般而言,文化外交被认为有助于增进国家及其人民之间在文化甚至政策方面的正面认识,强化国家之间的深入合作,降低与交往国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交往国国内的政治或政策氛围。在传统外交手段无法奏效时,文化外交往往就成为了破开坚冰的重要选项。
    在具体操作中,文化外交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交流、体育交流、学术交流、展会交流以及其他文化事宜等。
    文化外交逐渐倾向人文交流
    3月19—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母亲和两个女儿访问中国,此行被冠以“教育之旅”的标签,其效应却充满了外交意味。这次“第一夫人外交”,不但有助于促使中国更为灵活地开展多层次外交,将包括夫人在内的首脑外交与人文、公共外交相结合,而且还令中国国家和公众的积极形象透过米歇尔的博客真切地展现在美国公众眼前。这样看来,米歇尔此行也可以称得上是国家之间文化外交的又一重要样本。
    3月30日,在比利时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共同出席了比利时天堂公园大熊猫园的开园仪式。这个大熊猫园是专门为前不久从中国远道而来的两只大熊猫“星徽”和“好好”准备的。长期以来,大熊猫在西方世界中是代表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而大熊猫在世界各地得到的欢迎,也正反映出中国对外交往中力图营造的和谐共赢。“熊猫外交”可谓是新中国最为成功、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外交实践之一。
    文化外交的多彩实践
    能与“熊猫外交”齐名的另一个中国文化外交实践,当属20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这场所谓“小球推动大球”的体育交流中,中美两国实现了更为直接的交流,并找到了两国破冰之旅的契机。
    与“乒乓外交”类似的还有“板球外交”,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即印度与巴基斯坦通过两国都喜欢的板球运动缓和双边关系的故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巴关系几度陷入紧张,巴基斯坦时任总统齐亚·哈克于1987年前往印度观看两国板球比赛,印、巴两国从而展开接触,化解了危机。此后两国在危机时常以板球为平台推进关系,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印度总理辛格邀请巴基斯坦领导人来印观看板球世界杯比赛,从而缓和了自2008年孟买爆炸案之后两国的糟糕关系。
    2013年11月29日,一个名叫“英国首相”的新浪微博上线并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后来经过认证,这个微博的博主就是英国首相卡梅伦及其团队。微博后来干脆使用中文发贴,这一切都是为同年12月初卡梅伦来华访问造势,如今卡梅伦新浪微博的粉丝已经超过了82万,这种“微博外交”当然也是文化外交的一部分,只是这里的“文化”是新鲜的“网络文化”。
    事实上,在2010年开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就“网络自由”发表专题讲话,主张将外交政策延伸到网络。这种提升软权力、影响硬权力的外交方式势必改变传统外交的诸多模式,甚至会造成外交决策主体的个体化。在网络技术仍旧以西方为先导的今天,中国的网络外交正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管控网络外交带来的新挑战,使网络外交为传统外交服务、为国家利益服务,将是我国未来外交建设的一个重点所在。
    文化外交展现“中国梦”自信
    从“乒乓外交”到“熊猫外交”,持续发展的中国着力推动着以文化为承载的对外交往。这种坚持,不但是因为中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绵绵不绝的丰富文化宝库,更为重要的是,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已具有了充分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关乎文化,更关乎国家。
    屈指算来,作为新世纪中国文化外交新亮点的孔子学院项目已走过了将近10个年头。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这个旨在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官办民间交流机构已经在世界约120个国家落地开花,通过400多所孔子学院和600多个孔子课堂传播着中国文化精髓,传递着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和谐观念与美好的友谊。虽然在中国的孔子学院之前,世界一些国家都有类似的文化交流项目,如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但中国的孔子学院发展之快、收益之多,足以诠释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吸引力。
    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外交将更具包容性。一般而言,美国将好莱坞大片、快餐、生活方式等文化符号输送到其他国家,直接造成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甚至观念领域出现被“美国化”的倾向。然而,这些国家少有成功持续发展者,反而内乱不断或沦为“失败国家”。
    反观中国文化外交中所传播的和谐、仁爱与包容,充分凝聚在以“中国梦”为核心的文化符号当中。正如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在会见习近平主席时表达的那样,“中国梦”这一文化符号得到了中国之外其他渴望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的各国的认同,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有相似的梦想,两国是“异床同梦”。
    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中国自信地积极开展文化外交,不但有助于更好处理好周边与全球事务,还将为全人类的文化宝藏贡献更为璀璨绚丽的瑰宝。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