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国史 >

詹欣:美国对华核战略与一九六九年中苏边界冲突(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共党史研究》(京)20 詹欣 参加讨论

    二、核阴影笼罩下的中苏边界冲突与美国的对策
    (一)中苏边界冲突的爆发与美国的最初反应
    1969年3月,苏联挑起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美国情报部门最初认为这场冲突是由中苏双方长期以来角逐对珍宝岛的控制权所致,并且判断是由中方引发了最初的冲突,但预测近期内不会发展为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11)。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也坦言,在当时“我们仍然主要关心越南问题,而不能对我们不了解其根源、而且其意义要经过好几个星期才能看清楚的事态发展做出反应……然而尼克松和我都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更富侵略性的共产党国家,我们认为,更可能是北京挑起了战斗”(12)。至于中国之所以进行“挑衅”,情报部门推测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目的:(1)让苏联在国际共产党代表大会上难堪;(2)向苏联表明中国人无所畏惧;(3)吸引世界舆论并试探苏联的战略意图;(4)通过强化外部威胁来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分裂和权力结构的混乱。(13)这一时期美国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并认定中国是冲突的挑起者。
    但随着中苏边界冲突的加剧,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在地域方面,中苏边界冲突的扩大促使美国政府改变原来的“中国是挑衅者”这一判断。5月2日与6月10日在新疆中苏边界地区开始爆发武装冲突,中苏之间的边界冲突似有升级之势。基辛格说:“在新疆发生的敌对行动打翻了我心中对谁是可能的进攻者的天平”。当他看了一份详细的地图时,“发现新疆事件发生的地点离苏联的铁路终点只有几英里,而离中国的任何一个铁路终点却有几百英里。这使我认识到,中国军事领导人不会选择在这样不利的地点发动进攻。此后我对问题的看法就不同了”。(14)但问题是,如果苏联是挑衅者并对中国进行全面入侵,显然,一个完全被削弱的中国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可是如何利用当前中苏分歧,却是一个战略上的问题。7月3日尼克松指示基辛格,就当前美国如何从战略上利用中苏分歧进行分析(NSSM-63)。指令要求从美中苏三角关系的角度探讨中苏分歧的广泛意义,特别是一旦中苏发生军事冲突美国可能的对策进行分析,此外也要研究当前在中苏持续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可能的对策。(15)
    其次,中苏边界冲突的核因素加速了中美缓和。早在中苏边界冲突刚刚爆发时,便出现了苏联打算攻击中国核设施的流言。3月末、4月初柯西金的女婿等人访美时试探说苏联将要摧毁中国的核设施;7月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接到来自于苏联的信件,询问如果苏联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意共的立场是什么;此后苏联和美国的报界也开始有零星的报道。(16)针对这一时期的流言,8月12日情报部门完成了关于中苏关系的国家情报评估,特别对苏联企图进攻中国核设施和导弹设施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报告在开篇对3月以来中苏边界冲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认为当前中苏关系改善的可能性极小,而未来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对于中国的核威胁,苏联可能认为即使少量的中国导弹也会改变战略形势,随着力量的增长,中国在使用地面部队上会更少受到约束。当前苏联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外交和军事措施,但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可能是先发制人地发动常规空袭,以摧毁中国的核设施和导弹设施。不过报告也认为中苏双方都会比较谨慎,中国不可能对苏联采取主动进攻,苏联也不希望与中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冲突。(17)8月14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加州圣克利门蒂召开会议讨论中国问题,但并未做出任何决定。不过在这次会议上尼克松的革命性理论却使内阁成员大吃一惊,他说苏联是更具有侵略性的一方,如果听任中国在一场中苏战争中被摧毁,那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基辛格后来对此做出评论:“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18)。
    按照尼克松7月3日的指令,除了组建以副国务卿理查森为首,包括国务院、国防部、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情报局各部门代表在内的特委会来完成这份报告以外,基辛格也请求兰德公司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亚伦·怀廷提供对美国如何从战略上利用中苏分歧这一问题的看法。8月16日怀廷连夜赶写了一份题为《中苏敌对及其对美国政策的启示》的报告。虽然怀廷已不再是官方人员,也无法看到最新的国家情报评估,但其观点却与其极为相似。他认为当前苏联的军事部署和政治行为表明苏联对中国的核设施和导弹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在增加,而对美国国家利益最大的威胁可能是双方要使用核武器。为此,他建议美国政府应该:第一,阻止苏联进攻中国;第二,阻止在中苏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第三,尽最大可能确保中国将苏联视为唯一的敌人。但是由于中美之间当时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实现这些目标手段有限,于是他提出四点建议:(1)美国总统向中苏两国领导人致函,表达美国的立场和对中苏关系紧张的关切;(2)停止在华间谍活动;(3)如果苏联攻击中共,那么美国应该把中国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4)解除对华贸易制裁。怀廷的建议很符合基辛格的胃口,特别是把中苏边界冲突的核问题与美国的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从战略角度分析中美苏三角关系,正是近来尼克松和基辛格所考虑的问题。(19)
    (二)苏联对华核威胁的加剧与美国的担忧
    自3月以来有关苏联打算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流言传播已有一段时间,但均是来自于第三方,美国从未在正式外交场合直接从苏联得到确切的相关信息,直到8月18日,在苏联驻美使馆的午餐会上,苏联驻美使馆二秘鲍里斯·达维多夫突然询问美国国务院负责北越问题的特别助理威廉·斯蒂尔曼,如果苏联进攻中国并摧毁中国的核设施,美国将做如何反应?如果中国在其核设施遭到苏联打击下寻求美国的帮助,那么美国的态度是什么?是否会利用此坐收渔翁之利?(20)关于苏联试图军事打击中国核设施,他还提出了5项理由:(1)中国的核能力在不远的将来会对苏联构成威胁,因而必须在数十年内消除这种能力;(2)对中国的打击将削弱毛泽东的统治,使中国持不同政见的高级官员和党的干部得以升迁;(3)中国因为担心苏联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而不大可能进行反击,此外毛的地位被削弱会阻止他卷入与苏联的战争;(4)苏联的行为不会影响美国,事实上消除了中国的威胁反而使其从中受益;(5)如果苏联不采取行动,中国将会悄悄地发展核力量而不引起外界的警觉。这是苏联官员首次试探美国官员对苏联军事打击中国核设施的态度。由于达维多夫已在美工作多年,是个美国通,且同美国务院及其相关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以往与美国官员交往时,他经常提出一些想法和假设来试探美国的反应。因此在美国看来,很难说他提出军事打击中国核设施是个人行为,但是否完全依照指令行事也不能确定。(2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