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闵行镇区域的工业生产更是有了长足发展。早在1950年代初,原设于闵行镇的华东工业部上海通用机器厂(1953年更名为上海汽轮机厂)、中孚化工厂先后扩建;上海电机厂也从市区迁至闵行建造新厂。1953年,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将闵行建成上海市电站设备生产基地。1954年在华东工业部主持下,闵行镇市政规划委员会确定将闵行建设成为一个以机械工业生产为主的小型城市,规划人口规模6万人,用地513公顷,工业布局主要沿黄浦江北岸沙港至竹港间。至1957年闵行地区已拥有人口3.7万人,其中职工约8300人,云集了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中联染料厂(即由中孚化工厂等合并而成)、达丰化工厂等大中型企业。当地交通运输条件良好,5000吨左右的船只可从吴淞口直达闵行;由沪闵路直达市中心区,经北松(北桥至松江)、北吴(北桥至吴泾)公路分别通往松江和吴泾;供电、供水及公共服务设施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以机电工业为主的闵行卫星城在起步之初就已有相当雄厚的产业基础。 在上海市城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1959年11月制定的《近郊工业区及卫星城镇1960年建厂计划及地区建设条件》中,将闵行卫星城的人口总数定为20万-25万,总用地23平方公里,其中生产性用地7平方公里。文件还确定了闵行卫星城的规划原则:控制城镇发展规模,除现已确定建设的工业外,原则上不再增设新的大型企业及与现有企业无协作关系的企业。 其次,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有机融合。闵行卫星城在规划建设期间,向毗邻的马桥公社征地约1.2万亩,涉及农户572户。为了妥善解决这些征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建设方事前充分考虑到了农民安置点的规划建设,在利用旧镇拆迁的物料和工业企业提供的拆迁补偿费的基础上,配比一定的物力财力,在卫星城北部兴建了马桥公社居民点,并协助公社开办了两家集体工厂,吸收征地农民务工劳动。这一系列举措当地农民很满意,卫星城工业用地问题也迎刃而解,仅用两三周时间就完成了征地工作,实现了工农两利。 第三,本着“就地生产,就地生活”的原则,着力加大配置生活配套设施。闵行地区在1953年就建成了近10万平方米的电机新村工人住宅区,1957年约10万平方米的汽轮新村竣工。在此基础上,闵行卫星城根据规划又大规模兴建住宅。其中,“闵行一条街”成为上海卫星城建设、乃至新中国工业新城规划建设的样板。 1959年3月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确定“闵行一号路成街成坊建筑”的规划方案。1959年4月3日,第一期工程破土动工,于建国10周年国庆前夕完竣。一期工程不仅耗时短,而且建筑外形美观、色彩各异,富于浓郁的民族风格。沿街商业业态和商品品种也比较丰富,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闵行一条街”被当时的新闻媒体赞誉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大街”。 1959年10月,第二期工程紧接着展开,在今江川路南北、兰坪路东西两侧建成住宅、商业配套设施共约8.4万平方米,形成东风一村和东风二村。1960年起,沿街建筑向西延伸,在今江川路南北、瑞丽路东西两侧又兴建了大量住宅和公建配套建筑。这些规模化的住宅建筑和公共设施大幅度提高了闵行卫星城的适居度,为推动卫星城的工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