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卫星城规划建设的美中不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大规模的卫星城建设是在“大跃进”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闵行卫星城规划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冒进思想的影响。加之,闵行卫星城建设是卫星城规划理论首次在上海付诸实践,实施过程中出现瑕疵在所难免。1959年,上海市规划设计院对1958年闵行卫星城规划在人口规模、用地性质和绿化等方面作局部修改。但这种微调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消弭规划本身的时代缺陷。 当然,闵行卫星城在规划建设方面的“先天不足”并非在建设之初就暴露出来。恰恰相反,闵行卫星城建设初期的高速发展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种“先天不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生产、轻生活”的建设指导思想所导致的工业化目标与城市现代化目标的错位,使闵行卫星城原先隐藏的问题不断发酵,并滋生出新的矛盾,以致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渐显露出来。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不足: 第一,由产业结构单一化衍生的多重问题 1977年底,闵行卫星城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共6万余人。卫星城内有市属企业29家,职工4.8万人。这与原先的规划指标相距甚远。到1979年底,闵行卫星城的常住人口规模下滑至7.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5.8万人。在卫星城所有的50家工厂之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为33家,职工5.5万人。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有将近1.8万人迁出了闵行卫星城。但从常住人口降低的数值高于在职职工减少的数值这一情况分析,应当是非产业劳动人口迁出较多。 至于个中缘由,产业结构单一化是主因。闵行卫星城是以重型机电工业为主,在卫星城建设过程中,过于强调提升主业的地位,而忽视了多元化配套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人口比例失衡问题。在闵行卫星城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女工占比仅为30%,这虽然符合重工业的生产操作要求,但男性职工占比过高,也容易产生婚恋难等诸多社会问题。当时,要在远离市区的闵行地区谈婚论嫁,多数仍然依靠地缘、业缘关系解决。因此,不少青年男工在闵行找不到对象,影响他们在当地安心工作和定居。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产业结构的过度单一化也形成了就业排他性,使闵行卫星城的就业人口高度集中于相关企业中,而与重型机电工业无关的劳动力逐步被淘汰,闵行卫星城常住人口数量下降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重生产、轻生活”,生活设施配套发展滞后 较之现代化工业生产,闵行卫星城的生活设施配套发展则显滞后,这主要体现职工住房问题上。从1960年代初到1974年,闵行卫星城的住宅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74年至1978年6月,闵行虽建造住宅8.7万平方米,但远不能满足数以万计的职工居住需求。1978年,闵行卫星城有2.9万余名职工家住市区,占比达47.5%,其中有1800户期望迁居闵行,但无房可供;在剩下的约3.1万余名住在闵行的职工中,有2000多困难户,还有600户职工因无住房,只能以高价租赁农民的房子。因此,闵行卫星城职工带眷比例仅为38%。从见,闵行卫星城非但未能发挥人口和产业互动、职住互动的作用,相反还出现了人户分离、职住分离等问题,卫星城的“反磁力中心”功能弱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