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严复与晚清留学生归国考试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 刘晓琴 参加讨论

    注释:
    ①主要研究成果有: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2-316页)与《严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4页)对严复参与三次考试、特别是第二届考试时的情形有较为详细介绍,但未对严复在这三次考试当中的作用进行细致研究;姜新:《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周君闲:《晚清留学毕业生奖励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王世文:《晚清归国留学生考试及其功名群体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等论文对历届留学生归国考试都有详细研究,但未对严复在其中所起作用给予充分重视。此外,徐百柯:《试答严复百年前“进士考题”》,《杂文选刊》2010年第3期(上),从严复所出“法政”试题的角度分析了严复的思想。
    ②刘真主编、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第772页。
    ③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74页。
    ④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2页。
    ⑤《致广州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司邝景阳》,詹同济编译:《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⑥荣庆著、谢兴尧校:《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07页。
    ⑦一档编选:《清末选送考取留学生办法章程》,《历史档案》1989年第1期。
    ⑧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第1347页。
    ⑨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⑩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11)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12)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四日(10月21日)荣庆日记记载:“入城至庆和旧址,现名招贤馆……少顷范孙同作主,客为联、唐、塔三考官,魏、严、詹、屈、吴、陈六襄校,刘子贞以病辞,三丞参来陪。”(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程经世负责德文命题及阅卷,此次应考的留德生仅一人。
    (13)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页。
    (14)荣庆:《荣庆日记》,第106页。
    (15)严复:《与伍光建书》(1906年10月18日,英文未刊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称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共计41人,其中留日生21人,留学欧美生20人,转引自皮后峰:《严复大传》,第313页。荣庆的记载更为可靠。
    (16)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17)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18)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76页。
    (19)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77页。
    (20)《四川学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第10期,第11-12页。
    (21)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22)严复:《与伍光建书》(1906年10月18日),英文未刊稿,转引自皮后峰:《严复评传》,第174-175页。
    (23)《补志考试留学生全题》,《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1906年11月7日),第十三号。
    (24)《补志考试留学生全题》,《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1906年11月7日),第十三号。
    (25)章清:《“策问”中的“历史”——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6)荣庆:《荣庆日记》,第106页。
    (27)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7-1348页。
    (28)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8页。
    (29)荣庆:《荣庆日记》,第106页。
    (30)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8页。
    (31)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32)严修:《严修日记》第2册,第1349页。
    (33)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34)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35)实为襄校官。
    (36)颜惠庆:《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吴建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2-53页。
    (37)载于严南芳:《关于留学生的考试》,(香港)《大风半月刊》第67期,约为1941年出版。
    (38)实为“襄校官”,翻译之误,英文为assistant examiner。
    (39)《詹天佑给诺索布夫人的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于北京》,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42页。
    (40)《学部奏请简大臣主试游学毕业生折》,《政治官报》折奏类,宣统元年八月二十八日,第703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版,第444页。
    (41)根据《本部考取游学毕业生名单》,《学部官报》1906年第4期“文牍”,第41-42页。
    (42)《本部考取游学毕业生名单》,《学部官报》1906年第4期“文牍”,第41-42页。
    (43)同时参与考试的留英生、留德生录取率为100%,留美生的录取率达到87.5%。
    (44)转引自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1975年,第72页。
    (45)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46)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47)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严复条陈、学部代奏,‘请设立国文馆以教欧美留学毕业生’”(《新民丛报》第四年第十四号(原第86期“记载”,第105页)。
    (48)《选报:条陈设立国文馆教授欧美留学生(京师)》,《四川学报》光绪三十二年第10期,第10页。
    (49)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786页。
    (50)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2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51)荣庆:《荣庆日记》,第107页。
    (52)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2册,第176页。
    (53)严复:《与伍光建书》(1906年10月18日),英文未刊稿,转引自皮后峰:《严复大传》,第312-313页。
    (54)《与张元济书》十六,严复:《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53页。
    (55)郑孝胥、严复:《郑苏盦严又陵酬和近作》,《东方杂志》第5年第7期(光绪三十四年)“文苑”,第1-2页。
    (56)黄克武:《走向翻译之路:北洋水师学堂时期的严复》,李建平主编:《严复与中国近代社会》,福州:海风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57)《〈英华大辞典〉序》,严复:《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3页。
    (58)颜惠庆:《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第73页。
    (59)樊洪业:《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1期。
    (60)《交学部本日贵部奏请派员会考游学毕业生折》,《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3册,第176页。
    (61)《电六北京(八月十一日午后九点十分)》,《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二日,第三版。
    (62)《附学部原电》,《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七日,第五版。
    (63)《沪道复学部电(为代禀严复婉辞襄校试卷事)》,《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七日,第五版。
    (64)1906年至1908年间,严复在家书中多次谈到“肺气不舒”的状况,如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初九日(1908年10月3日)《与夫人朱明丽书》十七,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44页。
    (65)《学部等奏会考游学毕业生情形折》,《政治官报》折奏类,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第26号,第214页。
    (66)严修本日日记中也有“严几道正自沪……到署”的记载,严修:《严修日记》第3册,第1420页。
    (67)《与夫人朱明丽书》八,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38页。
    (68)《与夫人朱明丽书》九,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39页。
    (69)《与夫人朱明丽书》十,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39页。
    (70)荣庆:《荣庆日记》,第121页。
    (71)严修:《严修日记》第3册,第1420页。
    (72)《学部等奏会考游学毕业生情形折》,《政治官报》折奏类,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第26号,第214页。
    (73)严修:《严修日记》第3册,第1420页。
    (74)严修:《严修日记》第3册,第1420页。
    (75)严修:《严修日记》第3册,第1421页。
    (76)荣庆:《荣庆日记》,第120页。
    (77)根据《考试游学毕业生名单》计算。
    (78)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4册,第185页。
    (79)《学部奏会考游学毕业生事竣折(并单)》,《政治官报》事由类,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四日,第342号,第265页。
    (80)严修:《严修日记》第3册,第1480-1481页。
    (81)严修:《严修日记》第3册,第1481页。
    (82)《与夫人朱明丽书》十七,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44页。
    (83)《与夫人朱明丽书》十六,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44页。
    (84)江庸:《趋庭随笔》,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64页。
    (85)《严复日记》,严复:《严复集》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81页。
    (86)皮后锋:《严复大传》,第316页。
    (87)刘真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2册,第807-809页。
    (88)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4册,第211-212页。
    (89)《与夫人朱明丽书》二十六,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51页。
    (90)《学部奏派考试游学毕业生各科襄校官折》,《政治官报》折奏类,宣统元年八月二十八日,第703号,第445页。
    (91)如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严复在南京参加出洋赴美留学生考试阅卷事宜,见《与甥女何纫兰书》十四,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836页;再如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初三日,严复代江苏提学使陈伯陶拟出洋考试布告,见严复:《严复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47-250页。
    (92)《本部章奏:议复北洋大臣奏请予詹天佑等四员出身折》,《学部官报》第24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第196-198页。
    (93)《本部章奏:奏请钦派大臣会同核定游学专门各员折(并单)》,《学部官报》第70期,光绪三十四年十月,第1-2页。
    (94)《请奏赏给严复进士出身(南京)》,《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二日,第一张第四版。
    (95)《江督端(方)奏选用道严复请赏给进士出身折》,《直隶教育杂志》光绪三十四年第6期(总第70号)“奏章”,第6-7页;《江督请给严复进士出身原奏(北京)》,《申报》,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四日,第一张第五版。
    (96)据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光绪十八年(1892年)“海军保案免选知府,以道员选用”(严复:《严复集》第5册,第1548页)。这一“侯选道”的身份,在学部历届奏请严复担任学部襄校官的奏折内均有提及,而且一直伴随严复,此时获奖进士出身。
    (97)《尚书梁敦彦等会学部奏会同核定游学专门人才折(并单)》,《政治官报》折奏类,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第804号,第187页。
    (98)《与张元济书》十八,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廿六日,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555页。
    (99)黄克武:《走向翻译之路:北洋水师学堂时期的严复》,李建平主编:《严复与中国近代社会》,第204页。
    (100)《严复日记》,严复:《严复集》第5册,第1504页。
    (101)《与夫人朱明丽书》四十九,严复:《严复集》第3册,第768页。
    (102)王澈:《宣统二年归国留学生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1期。
    (103)归国留学生参加还是不参加学部考试也能体现他们对清政府的态度。参加过第六届学部考试的朱葆勤(子勉)谈到,晚清参加学部考试的归国留学生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心做官的,以学法政者为最多,约占全都百分之五十;第二类是想得一相当地位以便于谋事的,以学实科者为最多,约占全部百分之四十几;第三类是已经参加中国同盟会,为避免反动派的注意以便从事革命活动的,约占全部百分之几”(朱子勉:《参加清末留学生考试的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委员会:《广州文史资料》第10辑,该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63年,第12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