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构筑教育史学新框架的初步尝试 基于上述对教育活动史的认识,笔者与研究团队近些年来在教育活动史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在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出版的《教育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和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主编出版的《教育活动史专题研究丛书》,都是笔者及团队关于教育史学特别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理念与追求的集中反映与体现,也是笔者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丛书由十个专题组成,既有教育活动史的基本理论研究,又有教育活动史、的个案实证研究,其内容涉及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与主题,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逻辑的思维解读历史的文本,用翔实的史料还原过往的教育活动,用叙事的语言构筑多彩的教育世界。 其中,笔者的《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教育活动史的研究专著,旨在介绍何为教育活动史以及如何从事教育活动史的研究与写作。该书力求引领新风,开启新域。刘来兵博士的《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实践活动取向的教育史研究》,从研究取向与叙述体系两方面发掘不同时期的教育史学者从事教育史学实践的隐性逻辑与显性逻辑,进而对教育史学者关于“什么是教育史”问题的不同认识过程做了历史考察。笔者与蔡幸福博士合著的《船工之子与教育大师——牧口常三郎的教育活动》,叙述了日本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牧口常三郎从船工之子走向教育大师的人生历程。张明武博士的《经济独立与生活变迁——民国时期武汉教师薪俸及其生活状况研究》,考察了民国时期武汉教师薪俸及其生活状况,探寻了近代教师薪俸制度的近代化走向,并结合中国当前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赵永利博士的《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对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领头羊”上海高等商科学校做了生动细致的个案研究,力图总结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及其深远影响。樊艳艳博士的《双重起源与制度生成——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起源研究》,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其实是双重起源,一条路径是从传统书院和学校向现代转型,另一条路径是直接从西方引进而成。该书提醒人们在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应始终保持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与特色,坚持民族的自主性、主体性与创造性。陈竞蓉博士的《教育交流与社会变迁——哥伦比亚大学与现代中国教育》,立足于全球化的视野,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近现代中国的交往历程进行了详细考察。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教育交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而且对于当前在新的全球化形势下应如何正确处理中西教育文化关系以推进中国教育改革,也提供了反思与借鉴。陈功江博士的《精神符号与个性彰显——民国时期知名大学校训研究》,从大学校训入手,探究大学精神符号与个性彰显之间的关系,为当今大学校训的制定提供了一份有益的历史借鉴。朱红梅博士的《社会变革与语言教育——民国时期学校英语教育研究》,总结了民国时期学校英语教育的经验与教训,为搞好今日的英语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喻永庆博士的《〈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从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入手,再现了中国近代办刊人的生存状况与活动场景,探讨了近代大众媒体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由于教育活动史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新兴阶段,没有现成的成果可以参考借鉴,只能自己边摸索,边总结,边提高。大家的初衷是良好的,但限于能力,最终能否如愿,还有待读者评说。唯一可以自慰的是,笔者及团队的全体成员尽力了。 【参考文献】 [1]王凤喈.中国教育史[M].上海:国立编译馆出版,正中书局印行,1943. [2]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4]俞金尧,张弛,加布里埃尔·M.施皮格尔.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N].光明日报,2011-09-13. [5]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8). [6]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 [8]纪昀,等.四库全书·子部五○:卷一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5. [9]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10]瞿林东.中华文化通志·史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