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古代文明》2014年7月第 易红 参加讨论

        【提要】15世纪至17世纪初在以明朝居于支配中心的东亚世界里,琉球王国自始至终以睦邻友好甚至是谦卑的姿态、小心谨慎地与明朝、朝鲜、日本这几个近邻国家保持着政治经济往来,不断扩大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一方面,积极加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朝贡体系,寻求政治庇护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与日本、朝鲜和平相处,互通商贸,获取最大利益。处于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中,琉球的国家利益始终与宗主国明朝的国家兴衰相连。在明末国家势力衰退之时,日本萨摩藩岛津氏于1609年入侵琉球,体现出其试图构建东亚日本式“华夷秩序”的野心。 
    【关键词】明朝;朝鲜;琉球;日本;朝贡体系 
     
    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自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被纳入以明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在此约500年的东亚历史舞台上,琉球王国与中国、日本、朝鲜的交往,是东亚区域世界交往的主要形态,其交往形态深深地影响到现今东亚区域国际关系的变化与国家间的复杂纠葛。迄今为止,学界对与此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清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末围绕日本吞并琉球而展开的中、日、琉三国关系的研究方面。1事实上,清末中、日、琉三国关系的变化与明代就开始的中、日、琉、朝鲜东亚四国关系紧密相连,而明代围绕琉球的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尚未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本文拟以明朝时期的琉球为观察核心,对中琉、日琉、朝琉关系加以考察,以期勾勒出明代东亚区域世界互相交往的一个横断面,进而对相关问题加以讨论。 
    一、明朝时期的中国与琉球之间的朝贡和册封 
    自洪武五年(1372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明朝与琉球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自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就向周边国家发布诏令,主张和平邦交。对于琉球,朱元璋在洪武四年(1371年)发布的诏令中,明确指出了隋炀帝曾征伐琉球为不义之举,主张“不伐”:
    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2 
    翌年五月,朱元璋派遣行人杨载诏谕琉球王。由于当时的琉球分为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三个邦国,到底这封诏令发给了中山王,还是山南王,抑或是山北王呢?察明代史料,没有清楚记载,而琉球史料《历代宝案》中也没有记载和收录此份诏书。此次出使琉球的使臣杨载,曾在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作为向日本发布诏令的使臣被派遣至大宰府。而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支配大宰府的是南朝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目前关于清代,尤其是晚晴时期的中、日、琉球关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日]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関係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5年;谢必震:《明清中琉航海贸易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赖正维:《清代中琉关系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年。 
    2《明太祖实录》卷68,洪武四年九月辛未,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作者简介】易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