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古代文明》2014年7月第 易红 参加讨论

    
     
    杨载到日本,被怀良亲王拘留。嘉靖年间地理学者郑若曾撰著的《郑开阳杂著》卷七《琉球图说》中有这样的记载:“明洪武初,行人杨载使日本,归道琉球,遂招之。”1日本学者村井章介根据《大日本史料》第六编之三十七所收藏的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二十五日中书省发给日本的咨文推测,杨载应该是从日本到了琉球。2以此言之,明朝对琉球的第一次遣使与诏令,事实上已经把明朝、日本、琉球纳入到了东亚历史的一体关联之中。随后,琉球中山王察度派遣其弟泰期奉表至明,上供地方物产。明朝赐予明朝大统历法,及织金文绮、纱、罗、袭衣等物:“杨载使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奉表贡方物。诏赐察度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五匹,泰期等文绮、纱、罗、袭衣有差。”3这是明琉册封与朝贡关系的真正开始。 
    从洪武五年(1372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计257年间,明朝与琉球的册封和朝贡以友好形式展开。明朝向琉球派遣使臣29人,共为15次,大体上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洪武五年(1372年)至洪熙元年(1425年)册封4次。由于此时,琉球尚处于中山北王、中山王、中山南王“三王”分裂阶段,明朝遣使不仅册封中山王,也要册封山南王。待1425年尚巴志统一琉球后,才册封琉球国王。第二阶段从正统八年(1443年)到成化十五年(1479年)年间,册封使臣和册封规模均有所增大,共有7次。由于此一阶段,礼部失火,册封档案化为灰烬,详情无从查考。第三阶段从嘉靖十一年(1532年)到崇祯二年(1629年)年间,从陈侃开始,每次册封后皆进呈《使琉球录》,册封情况记载较为详备,共有5次。具体情况见上表:
    除了明朝向琉球王国派遣使臣、册封琉球国王、行使宗主国的责任和义务外,琉球王国也相应地向明朝进贡,以期正式进入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之内,与明朝展开经济贸易往来。大致统计可知,从洪武至崇祯,琉球向明总共进贡314次,4几乎每年都进贡(除改元登基重新诏谕琉球年份外),1年1贡至1年4贡不等,分别为:洪武年间46次、永乐年间57次、洪熙年间7次、宣德年间32次、正统年间33次、景泰年间19次、天顺年间12次、成化年间23次、弘治年间11次、正德年间16次、嘉靖年间21次、隆庆年间4次、万历年间19次、崇祯年间14次。洪武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间,进贡次数最为频繁,稍后进贡频次有所减少。由于进贡次数多,赏赐也多,所以对琉球每次进贡后的赏赐也成为明朝的一大财政负担。随着明朝经济的渐次衰落,要求琉球入明朝贡的次数也是极力减少。成化十一年,明朝要求2年1贡。正德二年(1507年)到嘉靖二年(1523年),要求为1年1贡。嘉靖二年到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要求10年1贡。
    明朝对琉球的册封和琉球对明朝的朝贡,对明朝而言,构筑起了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册封朝贡世界,中国居于东亚世界的中心;对琉球而言,其成为明朝的宗藩国,进入了明朝支配下的东亚体系。琉球王国尚氏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因受到明廷的授封而得以强化,并在因册封而形成的朝贡经贸往来而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明朝使者也利用向琉球册封的机会,随行携带商品在琉球销售,但所获利益远远小于琉球向明朝进贡所获取的赏赐以及随带贸易获得的利益。事实上,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完全不处在对等地位。可以说,琉球的政治和生存空间,完全是建立在朝贡体系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郑若曾:《郑开阳杂著》卷7,《琉球图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1页。 
    2 [日]村井章介:《アジアのなかの中世日本》,東京:校倉書房,1988年,第238-241頁。
    3《明太祖实录》卷77,洪武五年十二月壬寅。
    4这一统计数字乃由笔者据《明实录》中所载琉球向明朝历年进贡而得。需要说明的是,进贡仅仅以记载中正式所称为“进贡”、“贡”为基本标准进行的一个统计,其中有些年份琉球还以“谢恩”、“谢赐”、“报讣”、“请封”等形式入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说是琉球向明朝朝贡的一种变相形式,但毕竟有差别,本文且不算在朝贡之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