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充分展示了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重新确立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开创历史新时期的战略起点。他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后,作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这两个重大战略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贯穿其中的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邓小平提出领导工作要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他对领导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他领导风格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历史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 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他第三次复出,进入一生事业的巅峰,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回顾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领略他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起点,从解决思想路线入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带来的深重灾难,使我们党、国家和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左”的错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拨乱反正。 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一出来工作,就表现出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面对百废待兴、百端待举的复杂情况,他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从解决思想路线入手。 重新确立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开创历史新时期的战略起点。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的历程充分证明,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找到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和转变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在一个工人阶级数量很少、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建立起一支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错误和挫折,正确地总结了经验教训,团结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和人民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武装起来,中国革命就打开了胜利的通途。我们党执政以后,发生的各种失误和偏差,特别是发生“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从根本上说,都同偏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 1976年粉碎“四人帮”,全党全国欢欣鼓舞。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仍束缚着人民的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障碍。为支持和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表了26次谈话、讲话,反复阐述实事求是的根本道理。 邓小平一针见血地点明:“两个凡是”不行,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不能用毛主席的只言片语损害毛泽东思想体系,讲毛泽东思想,不在引用很多毛主席的话,而在发挥他的根本思想。(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70页。) 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要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实事求是是毛主席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懂得这一条就有希望。(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157、158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哲学的概括,是马列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方法的概括。我们讲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培育的优良传统,第一个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参见《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10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