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抗战期间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再认识(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江汉论坛》2014年第10期 曾成贵 参加讨论

    口头报告第二部分阐述“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状况”。任弼时介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分析了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前后国共合作出现摩擦的原因,汇报了书面报告已经陈述的王明回国后十二月会议传达贯彻共产国际指示的全部内容。他分析了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特点,指出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政权范围不大且不巩固,军队不多,受内外敌人压迫,现在则有全国性的政权、强大的军事力量,有全国的舆论机关;第一次合作时共产党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在各地党的组织力量相当强大,现在则有了自己的军队和独立地区,在全国有很大的政治影响,但在国统区的组织力量比较薄弱;第一次合作时主要的斗争对象是北洋军阀,是打倒军阀的内战,现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是反对日本侵略的对外战争。关于面临困难和阻碍,首先指出这是由于国民党“一方面表示自大主义,不愿以平等地位来与共产党合作;另一方面惧怕共产党力量壮大,将来夺去抗日领导、危害其统治地位,故想尽办法来削弱共产党力量”。任弼时列举了国民党为国共合作设置障碍的各种心态和动作,也介绍了共产党为克服这些障碍作出的各种努力。任弼时分析了国民党,肯定国民党在全面抗战以来,发生由反动重新回到民族革命斗争中来的进步转变,其政治地位因此得到提高,但继续进步的速度因其所受的限制而不会很快。他指出要使两党不仅能够合作抗日,而且能够合作建国,共产党就要促进国民党进步,促进国共合作更加迅速地进步与巩固,“巩固与发展民族统一战线,仍是中国党在抗日战争当中的最基本、最中心的任务”。(12) 
    书面报告第三部分阐述“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最近的状况”。任弼时阐述了八路军参加抗战的经过,指出八路军的作战方针是运动战、游击战,在战区内把发动、组织和武装人民作为重要任务,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极亲密的关系”,从五个方面说明了八路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和政治工作上的模范和推动作用。他介绍了在抗日战争中开辟的晋察冀边区,认为晋察冀边区的经验,“不仅证明在敌人深远后方可以发动游击战争,而且可以创造持久斗争的根据地,使敌人占领区域无法巩固”。任弼时强调,八路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以后,仍然保持了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红军时期的制度没有改变。由于国民党及政府有意消耗和削弱八路军,致使面临武器、装备、经费等方面严重不足的困难。(13) 
    口头报告第三部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其最近状况”,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指出八路军开进山西就确立了三个方面的方针:实行运动战、游击战,不搞正面防守;在作战的同时,加紧做组织与武装地方民众的工作;加紧内部的政治工作,瓦解敌军,密切军民关系。由于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首战平型关,抗战以来中国的第一次胜利由八路军取得。它使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信心得到提高,也使其逐渐认识到阵地战与运动战、游击战互相配合的重要意义,推动了战略战术上的进步。任弼时具体介绍了八路军开展群众工作、通过建立游击队扩大队伍,建立敌后根据地,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等方面的情况。任弼时阐述了红军改编过程中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情况,党在八路军中的组织和党员分布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并具体介绍了新四军。关于党在军事上的任务,他指出要使八路军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战中发挥决定作用,就要以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在数量上扩大、在技术装备上提高,使之成为近代化军队;同时,要更深刻认识游击战争将成为最后战胜敌人的重要力量。(1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