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是东亚古代汉文化圈特有的一种语言交际方式,在中朝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里所说的笔谈不是指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开创的事后追忆性叙述文学,而是侧重指书面谈话,即在口头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中朝古代文士在会晤时以共同书写汉字的形式进行交际互动,从而实现观点的交流。 有助于还原历史真实 以不同的笔谈人物来统计,现存的明清中朝文人笔谈文本多达670余种。其中,散落在“燕行录”者达470多种,另外约200种载于中朝古代文集、尺牍集等。20世纪末以来,随着“域外汉籍”和“汉文化圈”等学术概念的提倡,学界日益将古代东亚知识分子的汉文著述视为统一整体。作为中朝文士交流的重要资料,笔谈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其文献学价值鲜明地呈现在学界面前。 现存的中朝文士笔谈文献是两国文士长久、深入交流的证据,直接揭示出两国文化、学术交流的事实。笔谈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可谓一部关于明清和朝鲜王朝的“大百科全书”,既有关于社会风俗方面的内容,交流双方对礼制风俗、地理名胜、国内形势等进行询问,也有关于历史宗教方面的内容,涉及清朝宗教、明朝史事、当朝政治时局等问题。此外,还有关于制度学术方面的内容,探讨科举时文、经学文学、图书编纂、清朝禁书等方面的问题。朱子学、考据学、文字狱等当时学坛的热点、禁忌问题,也在笔谈中不时出现。 这些材料弥足珍贵,一些时讳的史实、中朝文士诸多观点,如对明朝亡国、吴三桂降清、当朝政事、禁毁书籍等方面的看法往往为中国古籍所缺载。就禁书而言,徐浩修《入燕记》中的笔谈表明,朝廷对禁书的管制,一般只禁公府所藏的禁书,私藏禁书并非都严格上交。一些对清明学坛的笔谈记录,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纠正传统认识的偏颇之处。通过阅读纪昀与李喜经的笔谈记录、纪昀与徐滢修的笔谈记录,可知乾隆时期并非全国都是崇尚考据学的汉学学风,浙江、福建一带仍有崇尚朱子学的宋学学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