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怎样观察当代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朱佳木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即新中国,是指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观察当代中国,一要历史地看,既看新中国成立至今60年的历史,也要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二要全面地看,既看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发展,也要看新中国仍然面临的诸多问题和落后方面。三要发展地看,既看新中国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要看新中国具有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当代中国/历史视角/全面视角/发展视角

 

当代中国也称新中国,是指1949年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用一个小时讲清楚当代中国的国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过中国有句俗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送给别人鱼,不如教给别人打鱼的方法。因此,我想在这段时间里重点介绍一下观察当代中国的方法,或者说谈谈怎样看待当代中国,这或许会对诸位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有所帮助。

一、历史地看当代中国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别的样子,都与自己成长的历史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真正了解当代中国,不仅要看她成立至今60年的历史,而且要看她成立以前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当代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初,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然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用我们的话说,叫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不同于苏联当年所实行的一党制与排斥市场和私人经济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实行的以多党制和私有制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

对于当代中国这个最大的国情,总有一些西方人持反对态度。他们或者指责中国的政治体制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与市场体制相矛盾;或者宣称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假的,仍然由国家所控制;或者认为中国实际上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只不过挂着社会主义的招牌而已。这些看法除了政治上的偏见之外,主要是缺乏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域辽阔,但四周多有天然屏障,在地理上相对封闭。考古发掘证明,至少170万~180万年前,人类就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繁衍生息了。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并出现建立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础上的统一的城邦式国家。在约2200年前,秦始皇将一度被诸侯们分裂的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任免地方官员的郡县制,形成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和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由此直到19世纪初叶,中国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分裂,更换了多少个王朝,地主阶级和后来与其相适应的儒家文化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始终是历史的主要趋势。中国历史的这一特点与世界上其他几个古老文明的历史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18世纪后半期,欧美各国掀起工业革命高潮,并于此前后纷纷建立起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那时的中国,仍然处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最先强盛的西方霸主英国为平衡其海外贸易,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而且严重影响中国的财政收入。19世纪30年代末,清王朝决定禁止鸦片贸易。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面对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中国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对策。有的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不接受西方的制度;有的主张在维护封建王朝的前提下部分学习西方的制度,如君主立宪维新变法等等;有的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多党制、议会制,同时抗拒西方列强的入侵。还有人面对国内农民起义和民众反抗运动,主张联合西方列强,“先安内,后攘外”。事实证明,这些道路在中国统统走不通。

正当中国人迷茫彷徨之时,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两年后,中国在它的影响下爆发了把反帝和反封建联系在一起的“五四”爱国运动。又过了两年,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把它和已经出现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虽然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并不想使中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而只想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所以总是勾结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削弱中国的主权,压制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为了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也总是靠出卖主权和民族工商业的利益来换取西方列强的支持。因此,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必须首先消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只拦路虎。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丧失民族独立、没有一点合法斗争空间的旧中国,只能由工人阶级领导,依靠工农联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通过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夺取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历史证明,共产党的主张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正由于实行了这些主张,中国人民才经过28年的奋斗,打倒了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为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新中国成立之始,没有选择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和某些国家的联邦制,而是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且面对经济的落后局面和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为尽快建立现代工业和巩固国防,选择了苏联那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农业的合作化和工商业的国有化、集体化,实行了计划经济的体制,从而使中国得以把有限的资金、物资、科技人才集中起来,保证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基本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企业缺少自主权、产销互不见面、对市场反应不灵活等弊端。因此,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便提出了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后来,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从1978年起,开始对这一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革,先实行了一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接着于1992年转为建立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逐步调整所有制结构,使过去单一的国有制、公有制,变为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合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农村,撤销了政企合一的人民公社,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户土地承包制。在城市,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除少数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由国家独资经营外,大部分实行股份制,允许私人参股,到股市筹集资金。与经济改革同步,实行了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兴建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直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另外,针对战争年代形成的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和法制不健全的状况,中国也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例如,实行党政职能适当分开,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法律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等。但是,改革的目标不是要取消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相反,是要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政治保证。

我们常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不是两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历史结论。如果中国不坚持这条道路,不仅不会有发展,而且必然会引起政局动荡、社会混乱,直至国家分裂、内战爆发,使已有的发展成果丧失殆尽,最终倒退回被外国势力瓜分的旧时代。

二、全面地看当代中国

我们看一个人,既要看他的优点、长处,也要看他的缺点、不足。看一个国家同样应当如此,尤其看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更要这样。否则,就会像寓言说的“盲人摸象”那样,只摸到象的一只耳朵或一条大腿,便以为那是整个大象。

前一时期,西方一些人鼓吹“中国威胁论”,近来又有一些人大谈特谈“中国责任论”和所谓“G2时代”的到来,主张中国应与美国组成“两国集团”,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这些提法在客观上有承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一面,但由于主观上是为了诋毁中国或给中国设圈套,因此必然无视中国所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忽略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客观事实,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那么,怎样看当代中国才是全面的呢?我认为,起码应当看到以下两点:

1.当代中国的60年确实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首先,看改革开放前的30年。

新中国成立时,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手中没收的固定资产仅有112亿元,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从民族资本家手中赎买的固定资产不足20亿元,二者相加130亿元。中国人民就是靠这点家当,在内缺资金、人才、资源、经验,外有西方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仅在初期得到了苏联的一些援助),通过连续5个五年计划建设,使1952年~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如果按GDP计算,有权威统计学家认为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7.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4%。那30年,基本建设投资6440亿元,累计新增固定资产是1949年的56.3倍。

在工农业产品方面,钢产量1949年仅为15.8万吨(旧中国最高年产量为93万吨),而1978年已达3200万吨,超过了英国。石油产量1949年仅有12万吨,而1978年已达1亿吨,做到了完全自给。粮食产量1949年仅为1.1亿吨,而1978年已达到3亿吨,增长了近2倍。

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营运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由2万公里8万公里增加到5万公里和90万公里;港口吞吐量和民航旅客周转量分别由1400万吨(1952年)和1.8亿人公里,增加到2亿吨和28亿人公里。

在制造业和科技方面,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说过:“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①经过那30年的努力,中国不仅造出了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而且造出了火车、轮船、发电机、水压机,还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发射并回收了人造卫星,500多种工业门类基本齐全。

在文教卫生方面,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分别由1949年的2400万人、120万人、11.7万人,增加到1.46亿人、7400万人、85.6万人;科技人员由1952年的42.5万人增加到434万人;婴儿死亡率由旧中国的20%下降为2%左右,天花、鼠疫、霍乱、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性病等恶性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人均预期寿命由旧中国的35岁提高到67岁。

其次,看改革开放后的30年。

1978年,中国纠正了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的“左”倾思想,抓住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机遇,毅然决然地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同时发扬与时俱进、奋力拼搏的精神,使经济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从那时到2008年的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经济总量达到3.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由第10位跃升至第3位,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1.8%提高至7%。

在工农业产品方面,钢产量由3200万吨增加到5亿吨,原煤产量由6亿吨增加到28亿吨,年发电量由2500亿千瓦小时增加到3.5万亿千瓦小时,粮食年产量由3亿吨增加到5.28亿吨,均处于世界第一或第二位。

在制造业方面,以汽车为例,由15万辆增加到900多万辆,2009年可望突破1000万辆。美国《时代》周刊在新中国60周年前夕发表文章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生产全球三分之二的复印机、微波炉和鞋子,60%的手机,55%的DVD,50%以上的数码相机,30%的个人电脑,75%的儿童玩具,等等。”

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的里程分别由5万公里和90万公里,增加到8万公里和37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分别达到7000公里6万公里;港口吞吐量和民航、铁路客运量分别由2亿吨和230万人、8亿人,增加到43亿吨和1.9亿人、13亿人。

在对外经济方面,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亿美元增加到2.6万亿美元,提高了100多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9.7%增加到68%,提高近60个百分点;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0.8%提高到8%,居世界位次由第29位上升到第3位。旅游入境人数由181万人增加到1.3亿人,其中外国游客由22万人增加到2600万人,外汇收入由2.6亿美元增加到4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万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5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9万亿美元,2009年可能达到2.3万亿美元。

在科技教育方面,相继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每秒1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和64位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处理器(CPU),自主研发的卫星绕月飞行和载人航天飞行(包括出舱)获得成功。小学和初中实行了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8%;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66%和23%,在校大学生由85.6万人增加到2000万人。这30年累计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学生3000万人,其中硕士180万人,博士24万人;出国留学人员累计121万人。

在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方面,城市化率由18%提高到45.7%,平均每年增加0.9%。就业率为96%,其中约1.5亿农民进城务工,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由80%下降至6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6.5倍和6.3倍,年均增长7%。2008年底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22万亿元,比1978年底的211亿元增加1000多倍,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70%。人均居住面积,城乡居民分别由6.7平方米8.1平方米,增加到20.4平方米23.5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8%和68%下降为36%和4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200万,不到人口总数的2%。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空调等耐用消费品已基本普及。固定电话的家庭普及率由1%提高到67%,达到3.4亿部;移动电话更由零增长为6.4亿部,普及率达到48%。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3.5亿人,居世界第1位。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2‰下降到5‰,30年平均增长率为1.1%,相当于少生2亿人。人均预期寿命也由67岁提高至73岁。还值得一提的是,30年来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137个,创造或打破世界纪录1001次。

2.当代中国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严重问题

首先,按人均计算,各项发展指标都偏低。中国目前有13.3亿人,任何一个数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相反,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很小。例如,2008年中国人均GDP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字是3200美元,低于世界人均9000美元,仅相当于中低收入国家,在世界排名中居第106位,处于许多非洲国家,如利比亚、赤道几内亚、加蓬、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哥斯达黎加、南非、安哥拉、纳米比亚、佛得角之后,与刚果(布)、斯威士兰、摩洛哥、埃及不相上下。许多工农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也很低。例如,2008年钢的人均产量只有378公斤,远远少于日本、韩国的人均1000公斤,连印度也不如;粮食的人均产量只有399公斤,低于世界人均450公斤的水平。

其次,发展存在着粗放和不平衡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主要表现是,质量、效益不够高,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过大。例如,2005年中国的GDP只占世界的5%左右,但消费的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8%、39.6%、31.8%、47.7%、24.4%。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和高低收入人群的差别都有扩大的趋势。例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别由1978年的2.5∶1扩大到2008年的3.1∶1。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47,超过了警戒线,在世界排名中居第93位。不久前公布的“胡润富豪榜”还显示,拥有10亿美元财富的超级富翁已有100多人,拥有1.5亿美元的人多达1000人以上。而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另外,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因此,如果仅仅看城市或东部沿海地区,很难反映中国的全面情况。

更为严重的是,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许多机电出口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就连出口服装和鞋等低端产品,大部分品牌也是外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将许多产品的相当一部分利润交给别人。据报刊披露,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了国外的专利持有者。这个状况不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将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从长远看,人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人口中性别比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全国男性比女性多近4000万人,一些地区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甚至超过130∶100;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人口总数的10%。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亿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人均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中国耕地有1.2亿公顷,仅占世界耕地的6%,少于印度的1.6亿公顷和美国的2亿公顷;人均只有0.09公顷,不到世界人均0.2公顷的1/2。人均淡水资源2156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6800立方米的1/3。全国660多个城市,有2/3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已达到50亿吨,人均虽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美国为20.6吨,澳大利亚为16.2吨,英国和日本为9.8吨,德国为6.2吨),但绝对量毕竟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17%。无论出于自身利益还是全人类利益,排放量都只能逐渐减少而不能继续增加。所有这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来说,都将是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说到军费开支,中国也是很低的。近30年来,中国为了把更多的钱用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曾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裁军。2008年军费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远远低于美国的5%和俄罗斯的2.1%,而且不如新加坡的2.9%和菲律宾的4.3%。如果按人均国防费计算,中国更低,只有美国的1.9%,日本的14%,俄罗斯的18%。如果按军人的人均国防费计算,中国只有美国的5%,日本的17%,俄罗斯的81%。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2万公里陆地边界、1.8万公里海岸线、至今没有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外贸依存度已达到60%的大国来说,显然是很不相称的。

以上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上虽然已经排在了前列,但是实力还很弱,自身问题一大堆。对于中国来说,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里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自身的发展。由于当代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可以肯定,即使今后强大起来,也绝不会以强凌弱。中国自从上世纪60年代就不再结盟,今后也不会结盟。

三、发展地看当代中国

前面说到,看一个国家既要看它的长处和成就,也要看它的不足和困难。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看它是否存在克服这些不足和困难的主客观条件。中国有个寓言,叫做“刻舟求剑”,说的是一个人坐在船上,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河里,于是在船舷刻了一个记号,想等到船停下来之后,按照那个记号下水捞剑。但他忘了,河水是流动的,船是行走的,按照他刻的记号捞剑,永远也不会成功。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而不要用静止的、停滞的眼光。

对于当代中国,西方世界除了上述“威胁论”、“责任论”外,还有一种论调,叫做“崩溃论”,意思是不要看中国现在发展很快,它早晚有一天要垮台。我们暂且不去理会这种论调中仇视中国和夸大中国问题的成分,单说它对中国确实存在的那些问题的分析,就很有些像上述寓言所批评的“刻舟求剑”的味道。

我们从不隐讳自身存在着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清醒地看到,在中国前进的道路上,除了前面讲到的那些障碍外,还有外部霸权主义的遏制,有各种敌对势力的颠覆、分裂、捣乱、破坏活动。但是,客观分析一下就会知道,中国同时也存在着与这些制约因素相抗衡的因素,而且后者的力量更为强大。

首先,当代中国具有继续发展的制度优势。

现在世界到处都在热议“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我们主张,人类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可以也应当相互借鉴,但不存在“普适”的模式,不应当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我们不赞成中国照搬苏联和西方经验,也不赞成其他国家照搬中国经验。如果说有一条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只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说这条道路具有“普适”的意义,这个意义只能是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获得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正是根据这个原则,当代中国在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意识形态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既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主义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又有利提高决策的效率,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社会的总体和谐和稳定,有利于各个民族、各种信仰的人在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大业基础上的团结。它们保证了当代中国过去的发展,也一定可以保证当代中国今后的发展。

其次,当代中国具有有利于继续发展的科学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成果要体现在人民普遍得到实惠上,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等利益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个指导思想针对的正是中国发展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各种问题,只要用这个思想为指导,中国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就可以得到克服,中国的发展就会做到可持续。例如,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耕地会越来越紧张,我们一方面要实行最严格的基本耕地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种子、化肥、农药等途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使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又如,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会越来越紧缺,我们一方面要采取更加严格的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修建水源工程、防治水污染、开发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等办法,保证水的供应。再如,今后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减排的矛盾十分尖锐,我们一方面要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对化石能源进行低排放的技术改造,大规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从而兑现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减排承诺。

再次,当代中国拥有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13亿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执政党,人们对生活的任何不满,都有可能归咎于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长期执政、市场经济、全面开放的环境下,难免出现官僚主义和官员腐败问题,从而引起群众的不满。但是,中国共产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与人民群众长期共同奋斗的历史,有自我批评和不断清理自身污点的传统。为了保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连续不断地开展各种整风运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几乎每隔几年就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自我教育活动,并让党外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评议。对此,绝大多数中国人是认可的,因此能够信任党和政府的领导,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

现在,为新中国建立和初期建设而奋斗过的几代人已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任务,在优越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尤其是被称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他们能否像前辈那样,对祖国充满热爱,甘心情愿为祖国牺牲个人利益,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但是,当人们看到2008年发生四川大地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时,大部分志愿者和在世界各地自发保护火炬传递、为五星红旗呐喊助威的人,正是那些“80后”和“90后”,对他们看法改变了。就连把中国“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某些西方人也哀叹,这一代人是伴随中国强大、在爱国主义高涨的氛围中长大的,要他们反对自己的国家确实很难做到。中国人勤劳节俭的传统在绝大部分年轻人,尤其是进城务工、出国经商的人身上仍然比较多地被保留下来,这使高储蓄率可以继续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年青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老一代,对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也是有利条件。只要有这样的党和这样的人民,中国就会有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中国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停顿。

最后,当代中国拥有和谐的国际关系和良好的国际形象。

中国近代以来曾有过受尽欺凌、侮辱的历史,与世界上各被压迫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感受。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便同印度、缅甸的领导人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29国首脑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加强团结的方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此后,中国始终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亚非拉大多数国家也一直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近30年,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继续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己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实施开放战略时,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同时,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事务,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对于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多数国家、多数人是认可和称赞的。当然,也有少数人说三道四,例如,看到近些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石油,便指责中国是什么“掠夺非洲资源的殖民主义”。历史告诉我们,当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非洲时,中国上万人的船队早在此80多年前就已到过那里了。但中国人到非洲只是交换货物,从来没有杀人放火、抓奴隶、抢东西、建殖民地。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自己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无偿援助了坦赞铁路的修建,向非洲派出大批医疗队员,也没有拿过一滴油、一块矿石。现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于各国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需要,中国开始向非洲等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并进口非洲的石油。但中国的进口量只占非洲石油出口的13%,远远低于非洲向美国和欧洲各占30%多的出口量;而且,中国的投资额也不到各国在非洲总投资额的16%。有的非洲国家领导人说:国际金融危机使非洲发展步伐放慢,世界金融体系把非洲遗忘在边缘,而中国仍然支持非洲的发展,兑现承诺,扩大援助,说明中国是非洲“全天候”的朋友。有的非洲官员说:中国的投资项目不仅在能源领域,也在基础设施方面;最重要的是这些项目的成本是欧洲的1/4,而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过去和今天在国际关系上的这种良好记录,对于克服今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无疑也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正因为中国有上述有利条件,所以一定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从而持续发展,不断壮大。所谓“中国崩溃”,不过是某些人无可奈何的诅咒罢了。

中非关系在过去10年里取得了很大发展,双边贸易增加了9倍,已超过1000亿美元。不久前,在埃及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以胡锦涛主席于2006年北京峰会宣布的对非合作八项举措的全面落实为基础,温家宝总理又进一步宣布了对非合作的八项新举措,更加巩固了中非之间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诸位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到中国的,我预祝大家在中国的学习、研究和生活一切顺利,也希望我的讲解能在大家了解当代中国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以上统计数字除正文说明出处者外,均引自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统计摘要》、《国际统计年鉴》和《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发表的文章)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责任编辑:刘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